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昨夜山公倒载归,儿童应笑醉如泥。


试与扶头浑未醒,休问,梦魂犹在葛家溪。



欲觅醉乡今古路,知处:温柔东畔白云西。

江水碧。
江上何人吹玉笛。
扁舟远送潇湘客。

春艳艳。
江上晚山三四点。
柳丝如剪花如染。

何处笛。
深夜梦回情脉脉。
竹风檐雨寒窗隔。

病起行不得,坐久情不舒。


倔强妻子前,欲扶羞索扶。


且呼斑竹君,寸步与我俱。

食罢游东园,慨然伤我怀。


昨日卧病时,自谓不复来。


入门大风起,万松声顿哀。

出郭云尚明,及郊日忽暮。


不思日晷短,却信云色误。


骏奔六七里,逢店破亦住。

索居独寡欢,巾车入城闉。


亲旧久不见,一见交相欣。


挽衣招我饮,惟恐我出门。

平生取友孤竹君,馆之山崦与卜邻。


风衿月佩霜雪身,只谈风节不论文。


我开西斋对清润,每嫌隔窗不相近。

倦来睡思酒般醲,晓起东园看晓风。


孤负梅花三四日,新年人事到城中。

节里人家笑语饶,日高犹自烛光交。


霜林遮眼八九叶,露竹出墙三四梢。

逗晓清寒未苦严,轻霜随分点茅檐。


雾中失却溪边寺,不见浮屠只见尖。

一眼苕花十里明,忽疑九月雪中行。


我行莫笑无驺从,自有西山管送迎。

初日明雁腹,酸风迎马头。


如何一雨过,添却满城秋。


楼观色俱喜,槐榆影独愁。

我行宜春野,四顾多奇山。


攒峦不可数,峭绝谁能攀。


上有青葱木,下有清泠湾。

吴山陈迹已飞埃,投老还惊病眼开。


似泛灵槎海边去,却因华表鹤归来。


情移客枕收残梦,恨着江梅恋故台。

端平曾叹阙三行,淳祐重来为补亡。


收拾一碑劳十载,此生凡事不须忙。

逍遥初服偃郊扉,学舍经旬望贡綦。


庾信移谈思讲树,周颙回驾避低枝。


摛华更喜联新唱,散秩犹烦莹旧疑。

滨死孤臣雪满颠,冰毡啮尽偶生全。


衣冠万里风尘老,名节千年日月悬。


清唳秋荒辽海鹤,古魂春冷蜀山鹃。

持酒无因洒墓松,禽声花色惨东风。


去年此日身为客,及到乡山又客中。

白发半头寒未剃,形容清瘦异于常。


为人作画衣添黑,对客围棋爪甚长。


不染世间如菡萏,只留胸次著潇湘。

桃李晴曛禁苑烟,銮舆新幸北郊旋。


团花靺鞈蒐春日,细柳旌旗拊髀年。


一道甲光将雪借,千群马色截云鲜。

寄埋丛冢北邙同,有客求尸万莽中。


白骨两乡儿得父,黄泉一笑妪迎翁。


泪馀指点居亭老,血尽锹函夜壑红。

野老出深谷,使君归越装。


壶浆必自捧,亭柳不愁霜。


山入耶溪绿,湖流泌水长。

士元堪别驾,难淹百里才。


鹤长岂自续,凫短竟谁裁。


倚盖看花去,飞灰出管来。

濯锦桥边月,几度照中秋。
年年此夜清景,伴我与君游。
万里相随何处,看尽吴波越嶂,更向古徐州。

吾家自曾高,善积岂一日。


尔祖工辞章,论议抱经术。


我亦学弓冶,少小弄文笔。

一自胡尘起,飘零十载过。


危情窘荆棘,老眼暗干戈。


草草真聊尔,栖栖可奈何。

相国风流元有种,徐卿裙屐固应稀。


青衫好着君犹未,黄发无多我合归。


清梦晓听湖上雨,暮年犹借水边扉。

红尘染尽去时衣,愁入双蓬鬓发稀。


故国几番随梦到,长安十度送春归。


懒看乌帽朝诃马,却忆黄紬昼掩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