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忠州三峡内,井邑聚云根。


小市常争米,孤城早闭门。


空看过客泪,莫觅主人恩。

出守吾家侄,殊方此日欢。


自须游阮巷,不是怕湖滩。


乐助长歌逸,杯饶旅思宽。

好在天涯李使君,江头相见日黄昏。


吏人生梗都如鹿,市井疏芜只抵村。


一只兰船当驿路,百层石磴上州门。

提拔出泥知力竭,吹嘘生翅见情深。


剑锋缺折难冲斗,桐尾烧焦岂望琴。


感旧两行年老泪,酬恩一寸岁寒心。

山束邑居窄,峡牵气候偏。


林峦少平地,雾雨多阴天。


隐隐煮盐火,漠漠烧畬烟。

前在浔阳日,已叹宾朋寡。


忽忽抱忧怀,出门无处写。


今来转深僻,穷峡巅山下。

白狗次黄牛,滩如竹节稠。


路穿天地险,人续古今愁。


忽见千花塔,因停一叶舟。

昔作咸秦客,常思江海行。


今来仍尽室,此去又专城。


典午犹为幸,分忧固是荣。

再游巫峡知何日,总是秦人说向谁。


长忆小楼风月夜,红栏干上两三枝。

每看阙下丹青树,不忘天边锦绣林。


西掖垣中今日眼,南宾楼上去年心。


花含春意无分别,物感人情有浅深。

阁下灯前梦,巴南城里游。


觅花来渡口,寻寺到山头。


江色分明绿,猿声依旧愁。

耿耿船窗灯火明,东楼饮罢恰三更。


不堪酒渴兼消渴,起听江声杂雨声。


垂首道涂悲骥老,满怀风露觉蝉清。

倦客平生行处,坠鞭京洛,解佩潇湘。
此夕何年,来赋宋玉高唐。
绣帘开、香尘乍起,莲步稳、银烛分行。

古郡巴蛮国,空山夏禹祠。


鸦归暗庭柏,巫拜荐江蓠。


草蔓青缘壁,苔痕紫满碑。

万里寄书将出峡,却凭巫峡寄江州。


伤心最是江头月,莫把书将上庾楼。

虞人以士招,御者与射比。


当时尚羞为,况乃天下士。


英英陆忠州,学问辅明智。

忠州井邑聚云根,筠管千年驳藓痕。


好伴轮囷接卿霭,不同涩勒暗蛮村。


高标自表严颜节,文藻堪招陆贽魂。

射虎当年旧将家,剩将笔阵绾龙蛇。


停云阁上红尘隔,题竹林中翠袖斜。


燕寝清香盘紫雾,鼠须玄点窜青霞。

端拱临中枢,缅怀共予理。


不有台阁英,孰振循良美。


分符侯甸内,拜手明庭里。

成名不遂双旌远,主印还为一郡雄。

赤叶黄花随野岸,青山白水映江枫。

巴人夜语孤舟里,越鸟春啼万壑中。

竟日扬鞭不暂闲,畏途叠叠是青山。


西风吹落忠州去,锦绣窠中屋万间。

莫向山头觅古人,青山之外已为尘。
弹圆朱橘怀中物,云气有无何足询。
耕凿林庐满四山,人家境象极宽闲。
不妨五马云根住,小市孤城自掩关。
颠风翻山云黑黑,星河无光江翕翕。
摇船夜半发忠州,漩深浪紧船欲立。
宣公祠下滩嘈嘈,船头着水低复高。
日斜云淡远山低,三月王孙草色萋。
一叶频繁明月峡,六年流恋浣花溪。
盐齑有味名还薄,木铎无功道未西。
井邑云根一聚村,寻诗来扫壁间尘。
此州惟有断头将,圣世初无弃梗人。
枫叶晚林终日醉,梅花腊峤几时春。
迥绝尘埃表,宁无造物司。
鹿驯贪客过,龙老恶人窥。
丹去炉仍在,云生洞愈奇。
是山来自古,与世类相忘。
雨染新苔翠,风吹老柏香。
神仙多汉魏,祠像半隋唐。
踵门人已笑,那更话因依。
我技真呈拙,君材自造微。
一官俱蠹简,两地各鹑衣。
丰都县北岷江侧,古观峥嵘耀金碧。
层峦秀拔异群山,乔木侵云竞千尺。
二仙去久丹灶冷,空载遗文在碑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