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湖上萧萧疏雨过,山头霭霭暮云横。


陂塘水落荷将尽,城市人归虎欲行。

谁谓江湖居,而为虎豹宅?


焚山岂不能,爱此千竿碧。

舟中如甑炊,端坐畏暍死。


未能踏增冰,且复呼艇子。


纤纤新月低,玉钩沈野水。

翟园不到才几日,寒梢冷叶秋萧瑟。


只有黄花数点明,上照青松下苍石。


记得春头来此嬉,梅花太瘦杏花肥。

江流围玉界,天影抱琼台。


拄杖烟霄外,中岩日月回。


箕山藏遁许,吴市隐仙梅。

十分佳景媚冬残,好事天心不复悭。


已遣梅花斜竹外,更飘瑞叶向人间。


渔蓑晚色都堪画,羌笛春光亦度关。

初冬风日佳,杖策登崔嵬。


自予羁宦迹,久与山谷违。


屈指廿七载,今兹复一来。

天生瘿木不须栽,说与儿童是酒杯。


落日留霞知我醉,长风吹月送诗来。


一官扰扰身增病,万事悠悠首独回。

武林曾识最高枝,百感重逢岁月迷。


向日擘笺须彩凤,如今执楯要文犀。

我丈风流元祐枝,晴轩雨雹笔端迷。


从容文武一时了,赋罢木犀观水犀。

本为荣家不为身,读书谁料转家贫。


三年行却千山路,两地思归一主人。


络岸柳丝悬细雨,绣田花朵弄残春。

上水船须寸寸挨,摩挲空腹愧非才。


热瞒舍下痴儿女,道是先生视草来。

才薄何堪草两麻,封题进了鼓三挝。


平明掣锁无公事,闲看金鱼咽落花。

忆昔初寒已拂衣,当时曾悔出山非。


而今老去都忘了,开尽荼梅尚未归。

角门闭了晓方开,坐撚霜髭尽雪灰。


纵有浩然堪共直,法严不敢唤渠来。

故国逢佳节,登临但可悲。


山川一梦外,风月十年期。


白发飘新鬓,黄花绕旧篱。

红叶飘零,寒烟疏淡,楼台半在云间。
望中风景,图画也应难。
又是重阳过了,东篱下、黄菊阑珊。

秋水自生幻,海若安措手。


惊雷砑雪狮,万首敢先后。


山窥本避濡,俄惊足下吼。

昨日北风如箭疾,城南一燎三百室。


城西片瓦不复存,今日风高火仍急。


池鱼已作沸鼎焦,槁木那容飞鸟集。

晚将华发试青衫,静寄从来是旧衔。


俗子未须怜怨鹤,老夫元不负耕岩。


晴山有约长相见,恶木妨人要尽芟。

百杯不乱善食酒,如手捧玉肘生柳。


貌醉心醒戒亢悔,一斟一酌乾用九。


犹龙世岂无斯人,渔网可致皆常鳞。

忘形尔汝日诗酒,闭户拒客笑泄柳。


慷慨酩酊属我辈,若楚云梦吞八九。


隔桥暂许作邻人,莫待寄书凭雁鳞。

汤饼随缘和酱醯,六年三潦念民饥。


重逢白发人生日,愿见黄梅雨止时。


诗好远过千岁寿,家贫深负五男儿。

清渠曲曲护苍苔,剥啄衡门手自开。


主在未须题凤去,客频宁为好龙来。


窗前竹色分茶碗,径里橙香入酒杯。

春来虎溪笑,别尔竟长途。


初地缘犹在,诸天念未孤。


比丘惊出定,檀越见能呼。

身世吾今醉,乾坤尔辈逢。


褰裳采兰芷,奏曲起鱼龙。


返照杯频得,浮烟阙自重。

春事携尊尽,清溪倚杖看。


山容薜荔古,水气桃花寒。


仗饮扶馀醉,为欢别起端。

西溪梅花千万树,低亚凝香塞行路。

永兴两树最绰约,素艳孤荣门相顾。

飘黄拂绿傍香楼,春寒日暮含清愁。

蜀师当日戍黄金,此地由来险阻深。


漾水东流自纡直,泰山北望正嵚崟。


凉风肃物初秋意,膏泽愆期旦昼阴。

今朝风日霁,共约再登台。


人在云端上,僧从天际回。


岩头风戛竹,林畔雪欺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