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今旦夫妻喜,他人岂得知。


自嗟生女晚,敢讶见孙迟。


物以稀为贵,情因老更慈。

三旬斋满欲衔杯,平旦敲门门未开。


除却朗之携一榼,的应不是别人来。

玉芽珠颗小男儿,罗荐兰汤欲罢时。


芣苢春来盈女手,梧桐老去长孙枝。


庆传媒氏燕先贺,喜报谈家乌预知。

小雨如丝落复收,悄无人语但鸣鸠。


挽须预想诸儿喜,倒指犹为五日留。


满案堆书惟引睡,侵天围棘不遮愁。

玉帝愁闻旱,雷公怒见须。


搜龙无亸处,倒海不遗馀。


稻里云初活,荞梢雪再铺。

一雨天良苦,连宵酿不成。


强摩昏睡眼,来看滴阶声。


环细开来大,珠跳灭又生。

南浦新声喜雨篇,不须艳曲唱婵娟。


惠连池草偕灵运,杜甫檐花对郑虔。


巳见清风生羽扇,更闻流水入琴弦。

舟胶水浅似坳堂,忽尔宵残雨送凉。


原色未须歌涤涤,滩声最喜听浪浪。


望中笑电生矫矢,梦里雷车借阿香。

城里夕阳城外雪,相将十里异阴晴。


也知造物曾何意?


底是人心苦未平。


柏府楼台衔倒景,茆茨松竹泻寒声。

榖日晴明好,丰年信可期。


雪消风澹澹,天暖日迟迟。


东作因时起,西成与岁宜。

鹳鹤相呼绿野宽,鼎臣闲倚玉栏干。


洪河拥沫流仍急,苍岭和云色更寒。


艳艳风光呈瑞岁,泠泠歌颂振雕盘。

将军铁马高秋出,使者楼船渤海来。


甘雨恰随天诏下,冻云应与地图开。


枯黄背日纷纷落,细绿迎春苒苒回。

使君设醮天皇格,道士陈章玉女开。


遂遣赤松来作雨,更教玄武下乘雷。


凉飙细拂花间入,润色新从草际回。

阿香油壁碾轻车。
电光加。
掣金蛇。

年来日日春光好,今日春光好更新。


独献菜羹怜应节,遍传金胜喜逢人。


烟添柳色看犹浅,鸟踏梅花落已频。

初为委吏承命书,是夜旱雨深一尺。


乃知穷困同草莱,隔岁焦枯有时涤。


向闻乖龙池底藏,驱逐肯行须霹雳。

三日朔风吹暗沙,蛟龙卷起喷成花。


花飞万里夺晓月,白石烂堆愁女娲。


大明广庭踏朝驾,雉尾不扫黏宫靴。

方寸忧勤匝四封,兵厨不爨鲜欢悰。


青苗暂阁农加额,朱表亲题帝动容。


便著蓑衣驾秧马,莫投铁简起湫龙。

闲坊远市声,终日掩衡门。


惟有风中叶,萧骚终日闻。


午枕不成寐,起坐无与言。

夜魄离星舍,春膏浃大田。


乍迷榆塞树,徐暗柳营天。


沼滴银波荡,阶鸣玉绠联。

雨洗淮天旱始摧,正堪凭远上高台。


萸津菊润斋醅熟,共助重阳辟恶杯。

晚秋嘉树润焦原,楚老相欢万井喧。


须信甘膏皆帝力,使君虚凭黑熊轩。

一冬才见瑞,三白讵须频。


未嫌迟送腊,唯怜预占春。


积砌犹残冻,妆苑已芳辰。

汝寡无丁男,托命惟一女。


活世真废人,盲喑无乃是。


今年女有育,正月利弧矢。

雨春情况闷中谙,一日初晴月已三。


半湿半开花解笑,相呼相唤鸟交谈。


闲行聊乐将谁伴,独咏而归也自堪。

苗叶梳风暑乍消,归禽掠日影逍遥。


闲披绿草依孤树,喜看青衫渡小桥。


密语偶窥康节梦,清狂未觉步兵骄。

有子黔娄似,生涯老更贫。


多惭难绝俗,所幸未违亲。


作苦成无养,为高致不仁。

内则时时读,中言子法多。


味调鱼子酱,香入燕儿窠。


未恨清贫甚,徒嗟少壮过。

忠养无穷日,难终孝子身。


三千王母岁,六十老莱春。


竹笋冬方茁,梅葩腊已新。

八十还馀四,生年值甲辰。


讵知王氏腊,犹是汉皇人。


膝下头皆白,堂前彩自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