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看公风骨,似长松磊落,多生奇节。


世上儿曹都蓄缩,冻芋旁堆秋瓞。


结屋溪头,境随人胜,不是江山别。

九衢车马困炎曦,正是山中散发时。


秋近梧桐已摇落,阴生蟋蟀最先知。


稻陂水白宁忧旱,灶突烟青幸续炊。

白天碎碎如拆绵,黑天昧昧如陈玄。


白黑破处青天出,海月飞来光尚湿。


是夜太史奏月蚀,三家各自矜算术。

今年花事许迟迟,九十春光已半归。


风急杏花吹不脱,落梅无数掠人飞。

荆溪老守劝农归,吏散还从郡圃嬉。


拾得落英才一掬,春风苦向掌中吹。

海棠着意唤诗愁,桃李才开又落休。


小雨轻风春一半,去年今日在严州。

此君见我眼犹青,笑我吟髭雪点成。


忆昔与君同舍日,听渠将雨作秋声。


夜来递宿三更悄,叶底春寒一倍生。

清歌曲曲酒巡巡,一举金蕉五十分。


山影与天都在水,风光为月不留云。


节回路口千门待,乐过湖心四岸闻。

嘉木绕通川,空林众籁传。


江天清近榻,霜月冷侵船。


尽日供愁坐,连宵只醉眠。

老翁衰病不忧花,百口唯须麦养家。


闻道田中犹要雪,兼收凝白试山茶。

玄冥留雪恼中春,损麦伤花病老人。


已典布裘捐衲袜,朝来酒尽乞比邻。

石湖花月浮春空,忆共仙人同短篷。


三更半醉吹笛去,棹入湿银天镜中。


鹤鸣唤归斗未没,却步扶疏花底月。

山头野梅白玉花,月明弄影纷横斜。


青天无云万峰立,下有十亩幽人家。


年年春归不暇省,但扫雪径寻寒葩。

天风浩动,扫残暑、推上一轮圆魄。
爱举眉山公旧话,与客泛舟赤壁。
一自奎星,去朝帝所,叹洞箫声息。

青芜满古城,白日照大泽。


街荒鸡犬闹,市远喧哄寂。


中有腾腾者,淮阳四年客。

江城收灯寒寂历,里巷闭门不复出。


蓬茅数屋逐臣庐,门前樵牛卧斜日。


老人拥褐炉前睡,眼冷不眠思往事。

呼童致明烛,展我窗前书。


顾谓尔童子,此岂不足欤。


得意自忘伪,观一知其馀。

素波凉晕淡层城,怊怅三年此夜情。


独卷疏帷成默坐,暗虫相应作秋声。

九旻含爽助清辉,万里重阴误赏期。


正恨浮云无意绪,世间偏恼最明时。

新居明月满天街,夜踏春阴若个陪。


一自紫金辞旧伴,嬴将苍翠绕飞来。


红芹笑指宫墙傍,白塔闲看鹳鹤回。

仲夏声宜收反舌,仲冬何事竞声声。


春秋月令即无准,郊藉时鸣底不平。


大梵咒长翻黑齿,小蛮曲短换朱樱。

天寒地冻正霜宵,被冷风号入帐骄。


贳屋再经飘瓦尽,破炉重补买薪烧。


老牛脊坏堪驮鸟,小犊书来尚滞辽。

静坐无人鹊转柯,冷蟾分影照金波。


月如白玉盘初挂,天似青铜镜始磨。


正好中秋无此色,不知今夕定如何。

沙溆生凉璧月秋,老亲看月子操舟。


虽无王守观灯乐,也类潘郎禊祀游。


风动高荷闻露注,星明疏竹乱萤流。

空凉万家月,摇荡菊花期。
飘飘六合清气,欲唤紫鸾骑。
京洛花浮酒市,初把两螯风味,橙子半青时。

平地惊胥怒,滔天类鲧湮。


稍低三板水,不活百城人。


已拚过从绝,徒工徙倚频。

蒸渍衣巾醭,拘挛臂膝顽。


老身何足恤,时事自多艰。


井满瓢堪汲,船高树可攀。

眼待稻花看,青苗浸急湍。


万家应恸哭,五月更恒寒。


政尔千仓足,犹云一饭难。

能免尧捐瘠,端由稷播艰。


民生频不竞,世故政相关。


穴蚁移楼杪,田蛙产灶间。

江南梅子雨,骚客古今愁。


岂意连年夏,频妨庶事秋。


为鱼民自痛,食肉尔何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