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春两脚滞东园,柳绊花牵不暂闲。


今日酽晴天气好,杖藜看水更看山。

半晴半雨半暄凉,拖带春光未要忙。


为报州家兼县里,吾乡改作万花乡。

日影云光学镀金,好风不肯碎花阴。


人言春色醲于酒,不醉衰容只醉心。

寒久花迟也大奇,雨膏饱足土膏肥。


牡丹芍药君须记,管取花房二尺围。

金作林檎花绝秾,十年花少怨东风。


即今遍地栾枝锦,不则梢头几点红。

手种花王五百窠,半来枯瘁半萌芽。


东风未要都开了,每日教开三两花。

春寒偏勒牡丹迟,晚似常年半月期。


上巳清明同一日,那时恰好放花枝。

海棠重叶更妖斜,青帝翻腾别一家。


格外出奇人不识,大红抹利小莲花。

百舌殷勤报晓晴,花梢做出百般声。


饶渠学遍山禽语,至竟何曾学得莺。

海棠雨后不胜佳,子细看来不是花。


西子织成新样锦,清晨濯出锦江霞。

半月春晴探物华,山园走得脚酸麻。


从教三日风和雨,闭户烧香不看花。

今岁春迟雨亦然,生愁无水打秧田。


不消三日如麻脚,线样溪流浪拍天。

夜雪腊前冻,朝阳春后苏。


人怜疏蕊瘦,花笑病翁臞。


露白能多少,寻春似有无。

暖閤无人到,寒枝为我横。


情钟吹蕊破,静极觉香生。


老去魂休断,春来眼且明。

花竹参差荫石苔,幽居却似小蓬莱。


山光入座青云动,水色摇天白雨开。


得兴不妨闲觅句,忘机尽自可衔杯。

朝领诸儒上木天,夕同野老话茅椽。


何须支枕思残梦,宫锦渔蓑总偶然。

屡批龙鳞眷未衰,孤臣万死负恩私。


玉阶方寸从容语,惟有天知与上知。

道是生姜树上生,不应一世也随声。


暮年受用尧夫语,莫与张程几个争。

生死荣枯一付天,谁能裸露自求全。


殷勤寄语袁司隶,滥及无须或可怜。

端平淳祐两匆匆,过眼光阴掣电同。


六十一翁无出理,孤山长寄梦魂中。

下马步深径,洗盏酌寒泉。


念不践此境,于今复三年。


人事苦多变,泉色故依然。

八十心犹未悄然,横担拄杖布行缠。


都城游遍归来日,却使谁还汤水钱。

一枕渡匡庐,湖山夜容舒。
水净霞明清晓望,晔晔紫芝育育鱼。


桃花浪暖三月候,杨柳风前五更馀。

出禁城西,湖光自别,唤醒两瞳。
有画桥几处,通人南北,绿堤十里,分水西东。
问柳旗亭,簇山梵所,空翠烟飞半淡浓。

春云叆叆,被东风、剪做琼裾瑶玦。
玉女群游飞素盖,光动青皇宫阙。
寒食梨花,清明柳絮,飘向中和节。

建业西风忆系舟,燕台此别又经秋。


也知和璧终传世,恨向荆江复倚楼。


且莫临岐伤远道,要须游刃视全牛。

诸贤攘臂话匡时,笑煞鹪鹩恋故枝。
呴沫相将情复尔,上车不落诮奚辞。
鸡鸣雨晦怀人梦,骊唱春明惜别词。
春柳拖烟绿渐舒,寒云黯淡雪晴初。
征骑暂绁论交好,下榻淹留叹会疏。
浙水空思湖景媚,蓟门遥望陇头书。
远近秾花散异香。
轻风送过小池塘。
几丝还染客衣裳。
旧苑春来到处香。
赏花尤喜傍池塘。
风丝摇曳翠罗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