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剪落青梧枝,㴩湖坐可窥。


雨洗秋山净,林光澹碧滋。


水闲明镜转,云绕画屏移。

雨歇梧桐泪乍收,遣怀翻自忆从头。


摘花销恨旧风流。



帘影碧桃人已去,屧痕苍藓径空留。

香靥深深,姿姿媚媚,雅格奇容天与。
自识伊来,便好看承,会得妖娆心素。
临歧再约同欢,定是都把、平生相许。

苍苍梧桐,悠悠古风,叶若碧云,伟仪出众。


根在清源,天开紫英,星宿其上,美禽来鸣。


世有嘉木,心自通灵,可以为琴,春秋和声。

秋日在梧桐,转阴如急毂。


冥冥蔽中庭,下视今可暴。


高蝉不复嘒,稍得寒鸦宿。

梧桐落,蓼花秋。
烟初冷,雨才收。
萧条风物正堪愁,人去后,多少恨,在心头。

凤鸟久不至,梧桐生高冈。


我来竟日坐,清阴洒衣裳。


援琴俯流水,调短意苦长。

琼柯碧叶两参差,又是西风白露时。

凤鸟不来嘉实晚,小禽衔上最高枝。

亭亭南轩外,贞干修且直。


广叶结青阴,繁花连素色。


天资韶雅性,不愧知音识。

月到梧桐上,风来杨柳边。


院深人复静,此景共谁言。

被酒阳狂,当歌慨慷,几遍雄心肮脏。
芦中人,灶下养。
市南屠狗,城东卖酱。

紫极宫庭阔,扶疏四五栽。


初闻一叶落,知是九秋来。


实满风前地,极添雨后苔。

疏雨兼长夜,巴山信未通。


寥寥深院落,滴滴在梧桐。


泪与檐相续,听如漏未终。

明月斜,秋风冷。
今夜故人来不来,教人立尽梧桐影。

忆上梧桐岭,江淮万里开。


匡庐天外画,彭蠡地中杯。


暖欲还燕雁,香应落庾梅。

飞石危如坠,枯桐死不春。


雾深云有虎,茅动故愁人。


破屋潜饥妪,荒祠画怪神。

凉归高树罢蝉吟,小院蜗居亦静深。


积雨扫除三伏事,牵牛成就一窗阴。


功成欲退疏纨扇,别久相亲展薄衾。

凉风吹堕梧桐叶,泻下泠泠露华白。


乐陵台上悄无人,独倚梧桐看明月。


月高当午桐阴直,不觉衣沾露华湿。

子熟无饥凤,枝枝坠露清。
只须三两叶,便可作秋声。
释名

气味
(子)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小儿口疮。
用梧桐子和鸡蛋烧存性,研为末,敷搽患处。
桐生何猗猗,其叶何油油。
白云荫崇阿,朝日照高丘。
感此雨露滋,愧彼蔓草俦。
幕府山容敛。
逢一只、江上传书小雁。
密密题缄启,麦光砑、细写长亭别怨。
凤鸟非梧不息阴,梧桐非凤亦无禽。
种桐阶戺有深意,欲伴幽人介独心。
旧日见春华,圆阴羽盖斜。
野轩何必扫,小径故从遮。
秋气先摧叶,春风别有花。
朝色将霞,染红未已,天际乌云深浅。
渐渐梧桐树,泪痕样、泻出啼珠万点。
寒随老至愁多梦怯,身世磨牛转转。
杳杳春江阔。
收细雨、风蹙波声无歇。
雁去汀洲暖,岸芜静,翠染遥山一抹。
小砌圆阴覆暝霞,曲轩疏牖称相遮。
已成嘉实诚无用,未遇知音勿遽嗟。
得地岂须矜露井,随流方共笑枯槎。
欲种梧桐满碧轩,春风岑寂映琴樽。
虽未能令丹凤至,要须长绝众禽喧。
常咏椅桐待高凤,忽经阿阁见孙枝。
朝恩未放江湖去,更看亭亭百尺时。
亭亭高未足,玩玩意空深。
颇似少陵叟,能留一院阴。
幸今长勿剪,无用晚知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