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圣师饮百觚,俨然常斋庄。
弟子习礼馀,兕觥跻公堂。


至今遗风被洙泗,诸生雅歌老儒醉。

落托在人间,经旬不火食。
醉后上江楼,横吹苍玉笛。


大口如盆眼如电,九十老人从小见。

残雪覆枯颅,手扶短楖栗。
送酒无苏州,一醉未易得。


青旗猎猎秋风吹,长瓶一吸亦足奇。

朱楼矫首隘八荒,绿酒一举累百觞。
洗我堆阜峥嵘之胸次,写为淋漓放纵之词章。


墨翻初若鬼神怒,字瘦忽作蛟螭僵。

太和五年十月中,半夜时,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,牧曰:“必有异,亟取火来!”及发之,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,曰:“我亡友李贺,元和中,义爱甚厚,日夕相与起居饮食。
贺且死,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,离为四编,凡二百三十三首。
数年来东西南北,良为已失去;今夕醉解,不复得寐,即阅理箧帙,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。

大和五年十月中,半夜时,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。
某曰:「必有异。
」亟取火来,及发之,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,曰:「吾亡友李贺,元和中义爱甚厚,日夕相与起居饮食。

九金神鼎重丘山,五玉诸侯杂佩环。


星座通霄狼鬣暗,戍楼吹笛虎牙闲。


斗间紫气龙埋狱,天上洪炉帝铸颜。

后土化育兮四时行。
修灵液养兮元气覆。
冬同云兮春霢霂。

因露寝兮产灵芝。
象三德兮瑞应图。
延寿命兮光此都。

子为王,母为虏。


终日舂薄暮,常与死为伍。


相离三千里,当谁使告女。

两鬓有二毛,光阴流浪中。


形骸日土木,志气随云风。


冥默楚江畔,萧条林巷空。

清晨出阊门,丹旗何飞翻。


问之路傍人,新鬼即幽坟。


翘望旗中题,知吾夙所敦。

舞衣乍着双罗飘,却步帘屏近且遥。


呈躯欻举意盈饶,翔止低昂颜矜骄。


疾徐生节鸣佩瑶,宛转长褕称身腰。

衡岳去天能几何,一株松下月明多。


南极老仙骑鹿过,一瓢斟月两崖歌。

驾鹤峰头月上时,瘗龙塘下客行迟。


十年杀气何时息,万里流光有所思。


北去雁鸿天似水,南飞乌鹊夜多枝。

向来虎豹蹲天关,啄啖人命无敢干。
任侯干时外小官,有笔如刀剚权奸。


权奸未夷骨先寒,有开天诛乱旋刊。

韶风澄涤霁金堂,椎钟展苓鸣篪簧,天翟威凤敛翳皇。


绛树徐起召阳阿,翠帔飘摇垂绿罗。
织雪为袍裂作巾,玉腕便旋泛无尘,畼若潺渊浮烛银。

春云薄霁林初晖,秋兰被砌华露璀。


悲弦亮管月入帷,丝竹未御心先摧。


含情起舞属君思,杂沓应歌折且游。

掺化人袂游其宫,璚花宕晖日照容。
回鸾荣尘独秀先,折腰翘袖施婵媛。


光耀杂沓纷斑璘,扬蛾促踽态无方。

绿发仙郎藻思新,就中诗语更通神。
清襟逗兴初无滓,彩笔呈华别有春。
顾我风期情背俗,感君官职命欺人。
秃翁无版出无轩,清藻千章愬旧冤。
可惜骚人能设问,皇天终不答根源。
田彼南山。
芜秽不治。
种一顷豆。
于穆世庙,肃雍显清。
俊乂翼翼,秉文之成。
越序上帝,骏奔来宁。
忆昨初南渡,人情正自危。
起平王室乱,笑指楚囚悲。
投棰来方锐,乘桴计不疑。
龊龊诚何算,堂堂亦已休。
嗟闻闭东阁,忍复过西州。
会送宜千乘,归藏但一丘。
名与功高大,身为世重轻。
初传都督令,已慑敌人情。
门谢三千客,胸包十万兵。
仗钺除君侧,披荆立本朝。
规模收庙胜,威略动天骄。
贤业留黄阁,闲情在午桥。
翊戴兴炎祚,权宜仿晋都。
关中萧相国,江左管夷吾。
感会逢英主,拘挛鄙腐儒。
才看周六甲,素发已飘萧。
况馀几寒暑,不复恋乐郊。
空祝南山寿,南山自岧峣。
光阴瞬息去,安得久举觞。
食味虽满案,吾唇不能尝。
但念琴尊友,何忍舍我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