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卷服貂冠世间有,荣悴纷纷翻覆手。


不如御史老莱衣,世彩堂中奉春酒。


北斗为觞山作豆,凤竹鸾丝太中寿。

羽檄联翩昼夜驰,臣忧顾不在边陲。


军容地密宁当议,陛下恩深不忍欺。


白简万言几恸哭,青编一传可前知。

仕宦自飘然,君恩岂欲偏。


才归剑门道,忽上洞庭船。


坠絮伤春目,舂涛废夜眠。

平生刘宗正,闻有湖海气。


黄石与兵书,雷震锁胸次。


跨马开武溪,韔弓作文吏。

半世西风吹盛名,晚同朝路慰平生。


一言半语到金石,四海九州成弟兄。


雪岭锦城君理棹,青鞋黄帽我归耕。

乌府何缘著佞臣,紫皇亲擢得斯人。


金丹半粒回元气,玉宇崇朝作好春。


不惜孤身轻一叶,坐令九鼎重千钧。

白笔南征变二毛,越山愁瘴海惊涛。


才归龙尾含鸡舌,更立螭头运兔毫。


阊阖欲开宫漏尽,冕旒初坐御香高。

我实山野人,不识经济宜。


闻歌汴渠劳,谩缀汴渠诗。


汴水源本清,随分黄河枝。

三骢忽出乘楚艘,直气突兀如吴涛。


大都智勇皆世豪,横身破浪亲战舠。


回舷受箭谁畏曹,猛士心伏寒生毛。

汉朝重结单于好,岁遣名臣礼数增。


紫鼠皮裘从去著,飞龙厩马借来乘。


天寒将遇碛中雪,鼻息暗添髭上冰。

谁言天去远,山上有楼台。


峰色引溪色,共入茱萸杯。


行当登泰山,云扫日月开。

楚舸高帆未可开,满帆风暴作阴雷。


圣文亹亹伤漂溺,世路纷纷自往来。


浮磬犹闻传激越,沉妖不见锁渊回。

出舟湖渺渺,月白绝纤氛。


已见水如鉴,莫生波上云。


独征何慕侣,冷酌不知醺。

日下绣衣客,江南燕尾艎。


迹虽同鹢退,心不假犀凉。


旧国旌旄去,包原苑囿荒。

共逢香刹住,万景笔头堆。


池水蛟龙尽,汀洲雁鹄来。


远游情莫落,去国意徘徊。

履道坊南竹径修,绿杨阴裹水分流。


众贤买得澄心景,独我居为养志秋。


若比陈门诚已僭,敬陪颜巷亦堪忧。

霜柏轻寒惊曙乌,使台东道亚风旟。


人瞻御史乘骢贵,钱续司农朽贯馀。


睢苑千门聊按节,齐官三服罢移书。

大抵人生乐故居,山川况复汉南都。


别来坟墓有宿草,归去田园多绿芜。


银印莫羞双鬓白,锦衣兼照两轓朱。

几年淮海叹驱驰,美拜初闻入奏时。


乍作台官劳马揖,合为巡使近龙墀。


多从此地升三字,莫向朝端说四推。

南面修文德,东吴纳土疆。


苍生思抚育,丹诏择循良。


乌府官新转,龙头桂旧香。

两州迢递隔长江,寄药知君念老郎。


妙术远惭周柱史,衰容争奈汉冯唐。


未除凡骨无仙分,欲断愁根有醉乡。

黄梅雨细幂长洲,柳密花疏水慢流。


钓艇正寻逋客去,绣衣方结少年游。


风前不肯看垂手,灯下还应惜裹头。

迩臣清举世推公,驿召归驰御史骢。


不独危言开正道,更将高节激颓风。


严霜透骨寒威重,健鹘盘空杀气雄。

屈草联芳映法冠,亭亭风度耸朝端。


一麾出守秦城近,千里班春汉诏宽。


引道画旗迎马重,褰帷霜简照人寒。

名高意本闲,浮俗自难攀。


佐蜀连钱出,朝天獬豸还。


回翔历清院,弹奏迥离班。

我昔游三馆,闻公论立朝。


端如平日语,果不小人饶。


节义真齐固,年龄不逮乔。

亲擢逢明主,台纲振一时。


触真同獬荐,问不到狐狸。


奸佞已落胆,江湖甘把麾。

流落杜陵老,平生一饭忠。


大贤宜有后,异代果生公。


文艳神藜烛,霜蹄御史骢。

菁山遽用檀公策,水村来作浮家客。
五年霄汉隔音尘,此假相逢喜折屐。
荒陂难觅钴鉧潭,胸中丘壑有人杰。
莎庭治行推尤异,梁苑声华占上流。
早是都人避骢马,近陪计相运牙筹。
东南转粟承新命,淮海扬旌到旧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