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冥鸿不下非无意,塞马归来是偶然。


紫绶公卿今放旷,白头郎吏尚留连。


终南山下抛泉洞,阳羡溪中买钓船。

芙蕖落片自成船,吹泊高荷伞柄边。


泊了又离离又泊,看它走遍水中天。

闲居寡俦侣,掩关抱孤清。


良友倏来止,旷然舒我情。


矧此凉秋初,暑退裳衣轻。

驱车陟连冈,振辔出林莽。


雾露晓方除,日照川如掌。


行行遵曲岸,水石穷幽赏。

汉图昔中天,百六启真主。


当时邓高密,徒步赴光武。


诸公上云台,一叶渺湘浦。

君不见吴山削成三百尺,上有流泉发苍石。
冷卿以之调七弦,龙出太阴风动天。


初闻涓涓响林莽,悄若玄宵鬼神语。

游目随山胜,回桡爱浦长。


往来幽不浅,昏旦兴难忘。


木末看归翼,莲西失夕阳。

一壑中年属谢家,只缘青绂离青霞。


衡门过客题衰凤,小队春间驻浣花。


已借使君为地主,可无诗句忆天涯。

宿雨敛西昏,翔阳舒东白。


松涧纷相悦,溪喧若趋敌。


迤逦叩山椒,熹微露榜额。

往年同谢老,胜赏到开平。


步屧山云细,回舟溪月清。


光阴双转毂,身世两浮萍。

旧游浑似梦,佳处每难忘。


地僻溪山秀,春深草木香。


世途方梗棘,老景自凄凉。

一病百志堕,起逢秋物阑。


力弱未胜行,厌闻客言山。


言山多在远,虽近尚莫攀。

参禅得味咸齑淡,学道忘忧苦笋甜。


石镜与时为显晦,汤泉涉世有凉炎。

流水闲云外,青山落照中。


诗翁扶瘦策,相与听松风。

落日南朝寺,吟筇几度登。


欲寻前日路,去访昔年僧。


浙水生新浪,吴云暗旧灯。

远近西湖路,高低释氏宫。


猿啼青嶂月,潮落碧江风。


钟鼓残阳外,楼台烟雨中。

江山几处堪还我,泉石边头合有人。


高著一双无极眼,闲看宇宙万回春。

天怀迥与尘嚣背,蓬莱屡踏金鳌背。


闲披白袷过清湖,爽气涵空渺无外。


澹然爱此一泓奇,散发逍遥漱华滋。

消尽机心独保真,无情云外合相亲。


安心丈六奇礓石,不是山间射虎人。

阴森行尽古榕林,别有幽奇路可寻。


渔舍傍溪人不见,弄晴水鸟自浮沉。

从我登山未觉疏,应将得失日乘除。


喜添桐叶千篇咏,顾减茅堂一卷书。

凤去丹山久不归,昔年宁此览朝晖。


紫庭正带黄绅望,曷日重将九子飞。

浓淡峰峦低复高,林深依约见汀桥。


风流公子图纨扇,咫尺须论万里遥。

竹好祗生君子国,松高不受大夫名。


两郎风韵都相似,结作东南四友生。

暝霭昕霞景变移,烟云竹树眇参差。


软红尘里何因有,迁谪江湖却恨迟。

结宇南溪领老潜,东亭复构半空檐。


书棋文义惭朱异,独向云山号不廉。

浑浑泉源泻一溪,碧涟方沼烛须眉。


便须牵率诸君贺,却向山中得凤池。

凤凰山色凤凰泉,山下泉边有隐仙。


同是荒榛埋没久,一朝题目万人传。

何须轮拥朱,不愿佩悬玉。
青山得去且归去,谋生待足何时足。


林间招提金碧开,门外过客谁能来。

不是孤高不爱官,只缘行路古来难。


一杯径醉从人笑,万事无吾着眼看。


安得暂离尘梦里,放教高卧冷云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