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吾闻太山石,积日穿线溜。


况此百雷霆,万世与石斗。


深行九地底,险出三峡右。

高岩下赤日,深谷来悲风。
擘开青玉峡,飞出两白龙。

乱沫散霜雪,古潭摇清空。

紫燕翻风,青梅带雨,共寻芳草啼痕。
明知此会,不得久殷勤。
约略别离时候,绿杨外、多少销魂。

山根玉泉仰面飞,飞出山顶却下驰。


自从庐阜泻双练,至今银湾乾两支。


雷声惊裂龙伯眼,雪点溅湿姮娥衣。

壁立双芙蓉,正临无底谷。


谁挥修月斧,尽削银河曲。


倒洒万斛珠,翻飞千寻玉。

东风吹尽,便绣箔重重,春光难闭。
柳悴花憔留不住,又早清和天气。
梅子心酸,文无草长,尝遍断肠味。

渠渠梁照日,泯泯水分京。


激作飞岩势,流为杂佩声。


图书无近迹,草树有冬荣。

晓起春酥呵又冻。
风卷西楼,似怯红栏动。
欲倚自怜无与共,和愁况是纤腰重。

满院黄花趖白昼。
丝雨筛铜兽。
今夜是重阳,不卷珍珠,阵阵西风透。

蘸水垂杨,漫天丝柳,千条万绪楼头。
正图冰清浅,斜靠帘钩。
拟把玉容重整,才匀面、怊怅还休。

压枝高下锦,攒蕊浅深霞。


叠彩晞阳媚,鲜葩照露斜。

修修稍出类,辞卑不肯丛。


有节天容直,无心道与空。

不枝惟叶茂,无干信中空。


所以免摧折,为依君子风。

纤茎寒始密,秀叶晚逾滋。


芳意君须识,群葩摇落时。

有名见郑风,今赏异畴日。


采花当采根,可能治民疾。

修茎无附叶,繁萼攒庭首。


每欲问诗人,定得忘忧否。

红白相嗣繁,色纯香亦浅。


相对庭户间,俗尚焉能免。

移植自西南,色浅无媚质。


不竞灼灼花,而效离离实。

未游漱玉亭,先诵东坡诗。
手持芙蕖跳下清泠中,疑非谪仙不能为此词。


后翁三十年,我亦游于斯。

凉夜沉沉花漏冻,欹枕无眠,渐觉荒鸡动。
此际闲愁郎不共,月移窗罅春寒重。


忆共锦衾无半缝,郎似桐花,妾似桐花凤。

虎口生涯,凤毛文采,崃山绿到天头。
借好风吹送,寸版银钩。
满眼雍陶句子,蛮嶂远、队队归休。

惨碧山塘,画船只在,消泪多处。
坐柳移尊,凭梅驻笛,相见应暂许。
红罗嫌窄,金玲愁重,底是妒花风雨。

易安居士偏潇洒。
片言落纸真无价。
应是谪仙人。

剑峰有时折,瀑水有时竭。


我性等虚空,今古无生灭。

镜翠封奁,炉香减篆,晚山青嵌眉头。
记灯边题扇,花底藏钩。
寂寞萧关人远,千万事、总合长休。

忆秋宵,画堂深处帘垂。
映初三、弓蟾新浴,明珠仙掌凝肌。
仿佛似、何郎傅粉,也得使、南部低眉。
一炷芙蓉熏寝昼。
倦卧偎驯兽。
红药醉东风,宿酒延酲,荡漾春心透。
闻说西斋水,潺湲逼画楹。
虽添新窦响,不改故源清。
花落波浮乱,杯迟屈曲行。
宝鸭抛烟,寒螀泣露,兰桡催发湖头。
正银河清浅,残月如钩。
多少情悰欲说,知无奈、则索行休。
花影枝枝摇午昼。
桂炷销狮兽。
愁病怯登高,几阵西风,吹得罗裳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