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高高白月上青林,客去僧归独夜深。


荤血屏除唯对酒,歌钟放散只留琴。


更无俗物当人眼,但有泉声洗我心。

娃宫屧廊寻已倾,砚池香径又欲平。


二三月时何草绿,几百年来空月明。


使君虽老颇多思,携觞领妓处处行。

灵岩开辟自何年,草木神奇鸟兽仙。

一路紫苔通窅窱,千崖青霭落潺湲。

山祇啸聚荒禅室,象众低摧想法筵。

始入松路永,独忻山寺幽。


不知临绝槛,乃见西江流。


吴岫分烟景,楚甸散林丘。

青衣江水青枫林,灵岩楼阁冠灵岑。


鲸音晓彻三峰静,渔唱霄连五渡深。


三峰五渡招提景,双林八水氛埃屏。

渺空烟四远,是何年、青天坠长星。
幻苍崖云树,名娃金屋,残霸宫城。
箭径酸风射眼,腻水染花腥。

换却世上心,独起山中情。


露衣凉且鲜,云策高复轻。


喜见夏日来,变为松景清。

馆娃宫殿压云头,自昔登临隘九州。


雪浪长风三万顷,苍烟古木二千秋。


宾僚谁伴作诗苦,父老竞传敷政优。

楚客送僧归桂阳,海门帆势极潇湘。


碧云千里暮愁合,白雪一声春思长。


柳絮拥堤添衲软,松花浮水注瓶香。

风露凄然八月秋,瘦藤扶我到山头。


僧居突兀飞鸿上,人迹依稀任鹿游。


旧事已空流水在,闲情都付落花休。

灵岩有路入烟霞,台殿高低释子家。


风满回廊飘坠叶,水流绝涧泛秋花。


青松阅世风霜古,翠竹题诗岁月赊。

马疲盘道峻,投宿入招提。


雨急山溪涨,云迷岭树低。


凉风来殿角,赤日下天西。

北寺三年别,西湖十里程。


山门桥上转,石路阁中行。


地入千重险,江分一面平。

碧海西陵岸,吴王此盛时。


山行今佛寺,水见旧宫池。


亡国人遗恨,空门事少悲。

修竹长松十里阴,任敦烧药洞门深。


独窥金版惊人语,能到青霞出世心。


鸡犬亦随云外去,蓬瀛何必海中寻。

心悸西江浪似山,眼明僧舍一窗闲。


从今要见庐山面,画作屏风静处看。

乔木隔尘埃,华堂敞深僻。


人静好鸟鸣,睡馀疏雨滴。


悲愁感萧瑟,吊古披荒寂。

忽有千岩聚,禅宫得土悭。


古来云是海,天下别无山。


久立增寒思,初看损壮颜。

吴城东无山,唯西为有山,其峰联岭属,纷纷靡靡,或起或伏,而灵岩居其间,拔奇挺秀,若不肯与众峰列。
望之者,咸知其有异也。


山仰行而上,有亭焉,居其半,盖以节行者之力,至此而得少休也。

闲上香台望下方,渔村樵坞尽苍苍。


倾城人远苔生径,归寺僧稀叶满廊。


云散池边留塔影,雨来阁外失湖光。

越女游未去,越兵嗟已来。


青山旧溪上,无复见楼台。


过客空惆怅,荷花秋自开。

骇见二灵景,山林体势豪。


插空天柱壮,障日石屏高。


览胜苦不足,登危不惮劳。

灵岩胜绝天下稀,开凿乃自太古出。


山名初岂有显晦,胜处要须诗黼黻。


自从梅老登列仙,尤物谁怜久埋没。

灵岩山馆好菟裘,老友重过泪暗流。


嗣祖早亡犹是福,武安若在恐难留。


春风亭树花谁看,落日林峦鸟自投。

春风吴苑梦凄凉,柳色如云惹恨长。


鸟喙只堪同患难,蛾眉何事管兴亡。


乌鸢自乐空山静,麋鹿来游野草长。

天柱峰高逼太清,灵岩端足擅高名。


人间有石皆奴仆,天下无山可弟兄。


樵径雪深多虎迹,清溪风暖尽猿声。

为舍祗园竹,名山结愿偏。


登临恍初地,徙倚更诸天。


不改芙蓉色,微添萝薜烟。

天敞峰回入暝迟,兴来携策未全疲。


摩挲草暗琴台色,徙倚风传苎妇词。


穿涧乍惊残屧响,落霞犹似罢妆时。

伏枕移船秋色来,秋山空抱碧崔嵬。


乾坤总负登高意,风雨难私济胜才。


谁遣紫萸供独笑,只应黄菊背人开。

阙涧遮幽树,低云薄断鸿。


月残生白小,天远入青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