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木落骚人已怨秋,不堪平远发诗愁。


要看万壑争流处,他日终烦顾虎头。

目尽孤鸿落照边,遥知风雨不同川。


此间有句无人识,送与襄阳孟浩然。

玉堂昼掩春日闲,中有郭熙画春山。


鸣鸠乳燕初睡起,白波青嶂非人间。


离离短幅开平远,漠漠疏林寄秋晚。

何以折相赠,白花青桂枝。

月华若夜雪,见此令人思。

虽然剡溪兴,不异山阴时。

久病旷心赏,今朝一登山。


山秋云物冷,称我清羸颜。


白石卧可枕,青萝行可攀。

石拥百泉合,云破千峰开。


平生烟霞侣,此地重裴回。


今日勤王意,一半为山来。

无才不敢累明时,思向东溪守故篱。


岂厌尚平婚嫁早,却嫌陶令去官迟。


草间蛩响临秋急,山里蝉声薄暮悲。

万里西风吹幅巾,即今真个是闲人。


堆盘菱熟燕脂角,藉藻鲈新淡墨鳞。


姥岭蹇驴寻雪径,娥江孤艇系烟津。

山近觉寒早,草堂霜气晴。


树凋窗有日,池满水无声。


果落见猿过,叶乾闻鹿行。

岩间寒事早,众山木已黄。


北风何萧萧,兹夕露为霜。


感激未能寐,中宵时慨慷。

黄州逐客未赐环,江南江北饱看山。


玉堂卧对郭熙画,发兴已在青林间。


郭熙官画但荒远,短纸曲折开秋晚。

疲马卧长坂,夕阳下通津。


山风吹空林,飒飒如有人。


苍旻霁凉雨,石路无飞尘。

梧叶新黄柿叶红,更兼乌臼与丹枫。


只言山色秋萧索,绣出西湖三四峰。

乌臼平生老染工,错将铁皂作猩红。


小枫一夜偷天酒,却倩孤松掩醉容。

休道秋山索莫人,四时各自一番新。


西风尽有东风手,柿叶枫林别样春。

梧叶新黄柿叶红,更兼乌臼与丹枫。

只言山色秋萧索,绣出西湖三四峰。

秋风起兮萧萧。
望青山兮寂寥。
水泠泠兮出石,叶槭槭兮辞条。

前年放船九江口,秋风猎猎吹蒲柳。


买鱼沽酒待月明,不知江上青山走。


三更吹笛欲唤人,漙漙白露侵衣巾。

霜清木落见沙洲,洲上人家半在舟。


射雁归来鱼满笱,瓮中先见问扶头。

曾经岁月几华夷,雨貌风颜茂晚姿。


自是雪霜心共老,笔头聊复戏孙枝。

晚烟拂拂聚无痕,瘦骨棱棱见彻根。


细路萦纡饥马疾,举头新月是前村。

秋山无云复无风,溪头看月出深松。


草堂不闭石床静,叶间坠露声重重。

收拾山河片影圆,举杯笑酌结邻仙。


万家弦管谁无月,一壑楼台别有天。


丹桂梯寒醒旧梦,玄霜杵熟授长年。

淡墨秋山画远天,暮霞还照紫添烟。


故人好在重携手,不到平山谩五年。

匏系庵中春晡晡,拂几试展秋山图。


烟霏惨淡墨痕里,远濑百折沙萦纡。


峦容江色开浩荡,扁舟雁鹜人惊呼。

匏公题句真成画,说到江山妙有声。


一个道宁消不得,老夫只作辋川平。

乍晴沙路软于尘,新着芒鞋更可人。


谁道秋山不宜客,桂花多处胜行春。

翁昔少年初画山,丹枫黄竹杂潺湲。


直疑积雨得深润,不假浮云相往还。


世外空青秋一色,窗中远黛晓千鬟。

春夏农务急,新凉事征游。


饭糗既盈橐,治丝亦催裘。


升高践白石,降观索轻舟。

峰迥留深隐,天清袭素袍。


栖身断人迹,游目送鸿毛。


树挂栖厓鸷,藤悬饮子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