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路逢个老翁,自负柴一束。


乌巾插在腰,背手牵黄犊。


借问何处居,指点破茅屋。

纸光墨彩,神韵如生,当日亲写。
慢展遗篇,尚有暗香未化。
重见古精神,恍疑是、瑶池摘下。

吾鹤尤驯扰,俄如引避然。


何曾厌茅舍,多是为茶烟。


活计穷桑苎,枯肠老玉川。

衰残悔不早修真,蓝缕何须更逐贫。


诸恶能通三世业,瓣香要做再来身。


先民至死思存汉,谄子偷生作美新。

仲秋鸠僝迄穷冬,钜丽依稀似蔡公。


濡足几年通国病,肯心一片有谁同。


人言此庆钟双凤,天落其成见两虹。

古者役人常以冬,据经端自紫薇公。


杠舆梁涉犹徒步,龟筮民从见大同。


不假洛阳抱桥蛎,宛如震泽卧波虹。

贫士莫难乐不改,圣人固以遁为嘉。


宁披龙具去耕野,奚事鹤书来起家。


古有逸民逃举选,今无烈士矫贪夸。

窗无童子窥桃熟,坐有骚人颂橘嘉。


触氏不来争左角,颜渊亦只住西家。


罗张门巷求吾乐,锦裹山林笑彼夸。

瘠地力耕禾倍入,荒山手植树皆嘉。


同□炀者并吹者,融会儒家与墨家。


见说杨雄太玄苦,非如宋玉大言夸。

矍铄翁徒夸被甲,玄真子自爱衣蓑。


昏花安得金篦刮,荒落犹将铁砚磨。


雄思湛深空自好,郊鸣寒苦几时和。

郎陵后嗣尤推彧,太傅诸孙最数嘉。


之子固无惭尔祖,此翁所望大吾家。


夺标羞与儿童竞,佩印才堪妾妇夸。

聊为汤饼会亲宾,岂敢夸张堕地麟。


汝若上扳曾大父,翁堪下见我先人。


善和书即传家宝,儒行篇方聘席珍。

□反终身从李愿,有人半夜唤祁嘉。


箪瓢斋颇奢颜巷,书画船堪埒米家。


樗叟旧栖贫亦好,肤翁新句大非夸。

岁计无馀逢谷贵,晚餐有味觉蔬嘉。


赊邻人酒堪留客,藏善和书尚满家。


稍喜熊儿理精熟,常嫌犬子赋虚夸。

谁云子建卷波澜,诗到黄初最可观。


无奈中衰变风起,不应例作晚唐看。


煎胶粘莫教春去,秉烛游谁管夜阑。

【其一】


帝率耆英入社,攀留穷鬼忘年。


华胥国在吾宇,桃花源有别天。


【其二】


老丑难瞒青镜,纯白不生黑丝。

人夸晚节犹鲜健,谁信朝华已谢披。


空有朵云盈箧笥,竟无片雪上钳椎。


槁枯毋怪芳菲歇,退惰常因血气衰。

玉雪面俄成丑老,琅玕腹未尽呈披。


只今众女各施粉,自古十夫能挽椎。


岂有进贤冠绘像,亦无灵寿杖扶衰。

白也诗高有别肠,弃馀分与老知章。


邓林木大堪支厦,谢砌兰佳况肯堂。


何必三年犹刻楮,便教百步亦穿杨。

冥搜险韵搅枯肠,音义时乎取断章。


吾窭仅能茅破屋,君材真可栋明堂。


居然挺挺过苍柏,胜似萧萧种白杨。

万顷烟波百尺丝,禅家宗旨有谁知。


自嫌固陋如高叟,却为僧笺把钓诗。

自昔吴僧标致清,经禅之外有诗名。


士衡止在东家住,恨不同听鹤唳声。

诚和尚昔挂孤帆,圭上人今架小庵。


老去身无安顿处,挑包便拟作禅参。

忠惠松楸过者钦,谁知藏伏祸机深。


英魂久向兹埋玉,佛面今为汝削金。


下马三号空抆泪,磔蟆万段亦甘心。

驻颜元不待丹砂,筋力浑如昔建牙。


剥尽皮毛真理窟,分些膏馥与儒家。


苦吟寒谷应生黍,罢讲诸天亦雨花。

溪边紫气半空浮,父老携杖看故侯。


叔夜相思曾命驾,子猷一返少来舟。


煨残僧芋平分吃,说道天花烂漫休。

几度书来说乞身,果然跳出软红尘。


推黄粱枕了无梦,对紫薇花他有人。


杜老诗犹怀主相,瞿昙法贵等冤亲。

举子穷通占得失,词臣进退系污隆。


拾青伊辈俱腾上,饮墨夫谁不热中。


有太学生笑韩子,为西昆者谤欧公。

剥啄谁欤没膝泥,斜封□□□□□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犹胜□来仅糁□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□黎。

□□久让□□□,□□墙低怯浅攻。


白敏居常嘲杜甫,愈谦自说效卢仝。


三千首探骊颔宝,九万里抟鹏背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