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曰:“人有恒言,皆曰‘天下国家’。
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
孟子曰:“爱人不亲,反其仁;治人不治,反其智;礼人不答,反其敬。
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,其身正而天下归之。
《诗》云:‘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
孟子曰:“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,其失天下也以不仁。
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。
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庙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体。
孟子曰:“规矩,方员之至也;圣人,人伦之至也。
欲为君尽君道,欲为臣尽臣道,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。
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,不敬其君者也;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,贼其民者也。
孟子曰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;师旷之聪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;尧舜之道,不以仁政,不能平治天下。
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,不可法于后世者,不行先王之道也。
故曰,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以自行。
公孙丑问曰:“不见诸侯,何义?”
孟子曰:“古者不为臣不见。
段干木逾垣而辟之,泄柳闭门而不内,是皆已甚。
迫,斯可以见矣。
孟子自齐葬于鲁,反于齐,止于嬴。
充虞请曰:“前日不知虞之不肖,使虞敦匠事。
严,虞不敢请。
孟子曰:“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?矢人唯恐不伤人,函人唯恐伤人。
巫匠亦然,故术不可不慎也。
孔子曰:‘里仁为美。
孟子谓齐宣王,曰:“所谓故国者,非谓有乔木之谓也,有世臣之谓也。
王无亲臣矣,昔者所进,今日不知其亡也。
”
王曰:“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?”
曰:“国君进贤,如不得已,将使卑逾尊,疏逾戚,可不慎与?左右皆曰贤,未可也;诸大夫皆曰贤,未可也;国人皆曰贤,然后察之;见贤焉,然后用之。
王曰:“吾惛,不能进于是矣。
愿夫子辅吾志,明以教我。
我虽不敏,请尝试之。
曰:“王之所大欲,可得闻与?”
王笑而不言。
曰:“为肥甘不足于口与,轻暖不足于体与?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?声音不足听于耳与?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?王之诸臣,皆足以供之,而王岂为是哉?”
曰:“否!吾不为是也。
”
曰:“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,欲辟土地、朝秦楚、莅中国而抚四夷也。
王说曰:“《诗》云:‘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
‘夫子之谓也。
夫我乃行之,反而求之,不得吾心。
孟子曰:“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
孟子曰:“恭者不侮人,俭者不夺人。
齐宣王问曰:「齐桓、晋文之事可得闻乎?」
孟子对曰:「仲尼之徒,无道桓、文之事者,是以后世无传焉;臣未之闻也。
无以,则王乎?」
曰:「德何如则可以王矣?」
曰:「保民而王,莫之能御也。
」
曰:「若寡人者,可以保民乎哉?」
曰:「可。
南海春天外,只应学水仙。
自伤迟暮眼,为我一潸然。
南方瘴疠地,白马东北来。
长城扫遗堞,泪落强徘徊。
崆峒地无轴,江山云雾昏。
萍漂忍流涕,故里但空存。
短日行梅岭,天门郁嵯峨。
江西万里船,归期无柰何。
开帆驾洪涛,血战乾坤赤。
风雨闻号呼,流涕洒丹极。
翠盖蒙尘飞,仗钺奋忠烈。
千秋沧海南,事与云水白。
寒城朝烟淡,江沫拥春沙。
群盗乱豺虎,回首白日斜。
朱凤日威垂,罗浮展衰步。
北风吹蒹葭,送此齿发暮。
东浮沧海漘,南为祝融客。
漂转混泥沙,迫此短景急。
桓桓陈将军,东屯大江北。
化作虎与豺,楚星南天黑。
追想千年往事,六朝踪迹茫然。
隋唐相继统中原。
世态几回云变。
一片残山并剩水,年年虎斗龙争。
秦宫汉苑晋家茔。
川原流恨血,毛发凛威灵。
《西江月》:
软弱安身之本,刚强惹祸之胎。
无争无竞是贤才,亏我些儿何碍。
钝斧锤砖易碎,快刀劈水难开。
赋曰:
寨名水浒,泊号梁山。
周回港汊数千条,四方周围八百里。
东连海岛,西接咸阳,南通大冶金乡,北跨青齐兖郡。
诗曰:
红日天光气障霾,纷纷戈戟两边排。
征鼙倒海翻江振,铁骑追风卷地来。
四斗五方旗影扬,九宫八卦阵门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