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静忆溪边宅,知君许谢公。

晓霜凝耒耜,初日照梧桐。

涧鼠喧藤蔓,山禽窜石丛。

久为名所误,春尽始归山。


落羽羞言命,逢人强破颜。


交疏贫病里,身老是非间。

中岩多少隐,提榼抱琴游。


潭冷薜萝晚,山香松桂秋。


瓢闲高树挂,杯急曲池流。

云起山苍苍,林居萝薜荒。


幽人老深境,素发与青裳。


雨涤莓苔绿,风摇松桂香。

雉节居杜陵,南山常在目。


今兹羡行游,因以谢岩谷。


环锡恣探胜,棕綦方践陆。

驱马山前访古踪,僧居萧洒隔尘笼。


绕庭石鳖谷间水,入户鸣鸱堆上风。


无限老松秋色里,数声疏铎月明中。

泰山鲁所瞻,终南乃秦望。


西侵井络阔,北压鹑野旷。


条梅韫名材,金玉富珍藏。

秋云覆秦川,小雨野未湿。


谁言终南顶,已有霰雪集。


返景开新晴,孱颜照都邑。

齿衰心力耗,揣分乞西台。


微禄供多病,闲官养不才。


弊庐容啸傲,清洛伴归来。

董宣强项岂寻常。
如燕颔,即非殃。
掀髯虚长不名疮。

张谦天,慕子迁。
李公实等恋家缘。
怎生得,通妙玄。

能清谢朓思,暂下承明庐。


远山新水下,寒皋微雨馀。


更怜归鸟去,宛到卧龙居。

北斗挂城边,南山倚殿前。

云标金阙迥,树杪玉堂悬。

半岭通佳气,中峰绕瑞烟。

声利掀天竟不闻,草衣木食度朝昏。


遥思山雪深一丈,时有仙人来打门。

重峦俯渭水,碧嶂插遥天。


出红扶岭日,入翠贮岩烟。


叠松朝若夜,复岫阙疑全。

凌晨拥弊裘,径上古原头。


雪霁山疑近,天高思若浮。


琼峰埋积翠,玉嶂掩飞流。

故园此日多心赏,窗下泉流竹外云。


近馆应逢沈道士,比邻自识卞田君。


离宫树影登山见,上苑钟声过雪闻。

步步景通真,门前众水分。


柽萝诸洞合,钟磬上清闻。


古木千寻雪,寒山万丈云。

闲想白云外,了然清净僧。


松门山半寺,夜雨佛前灯。


此境可长住,浮生自不能。

积雨晦空曲,平沙灭浮彩。

辋水去悠悠,南山复何在。

携云放肆投闲路,清风明月长载。
回光返照,莹彻澄波青黛。
仿佛里、远望嘉山,静至收归宁海。

老日无光霹雳死,玉殿咻咻叫阴鬼。


赤脚行天踏龙尾,偷得红莲出秋水。


终南进士发指冠,绿袍束带乌靴宽。

终南阴岭秀,积雪浮云端。

林表明霁色,城中增暮寒。

终南万里带秦天,宫阙虚无苍霭边。


白阁寻君还紫阁,似闻清啸出风泉。

半岭逢仙驾,清晨独采芝。


壶中开白日,雾里卷朱旗。


猿鸟知归路,松萝见会时。

高门有才子,能履古人踪。


白社陶元亮,青云阮仲容。


田园忽归去,车马杳难逢。

终朝异五岳,列翠满长安。

地去搜扬近,人谋隐遁难。

水穿诸苑过,雪照一城寒。

离宫别馆旧京华,表里关河属汉家。


二阁天围青锦障,五台云涌石莲花。

近览南山霁,遥迎西日曛。


黛横千里色,花抱五台云。


城阙行相映,川原望转分。

春风摇杂树,言别还江汜。


坚冰生绿潭,又客三千里。


兆梦唯颜色,悬情乃文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