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楼日倚阑干遍。
恼人最是风前燕。
望远豁双眸。

五云深处蓬山杳,寒轻雾重银蟾小。
枕上挹馀香,春风归路长。


雁来书不到,人静重门悄。

青梅又是花时节。
粉墙闲把青梅折。
玉镫偶逢君。

丝篁斗好莺羞巧。
红檀微映燕脂小。
当□敛双蛾。

百花含蓓东风里。
南园小雨朱扉启。
春色一年年。

玉京不许尘容到。
疏慵只合疏慵老。
鸥鸟共烟波。

低鬟十八云初约,春衫剪就轻容薄。
弹作墨痕飞,折枝花满衣。


罗裙百子褶,翠似新荷叶。

霜花铺岸浓如雪。
田间水浅冰初结。
林密乱鸦啼。

蕊香不恋琵琶结。
舞衣折损藏花蝶。
春梦未堪凭。

小鬟解事高烧烛。
群花围绕樗蒲局。
道是五陵儿。

小姑居处朱楼起,乌啼声隐杨花里。
香气出罗衣,能留蝴蝶飞。


远山青可见,绣领遮团扇。

江流只向台城打。
阅江楼上人非也。
对此正茫茫。

东风吹绿江南道。
行人都说江南好。
红豆两三枝。

桃笙小拥楼东玉。
红蕤浓亸春鬟绿。
宝篆镇垂垂。

梨花蔌蔌飞红雪。
狸奴夜扑氍毹月。
物也解雄雌。

秦淮水阁多斑竹。
平康院院烧灯读。
竹响似行人。

回廊碧甃芭蕉叶。
鸭炉瑞脑薰犹热。
春笋抱琴弹。

后堂恰与中门近。
当时日傍飞蝉鬓。
犹记捉迷藏。

银河斜坠光如雪。
碧虚浅侵天边月。
月色太婵娟。

象牙局上金星吐。
香闺戏博红鹦鹉。
深院对挑棋。

流苏小揭人初起。
博山烟袅屏风里。
红日映帘衣。

隔帘微雨双飞燕,砌花零落红深浅。
捻得宝筝调,心随征棹遥。


楚天云外路,动便经年去。

等闲将度三春景,帘垂碧砌参差影。
曲槛日初斜,杜鹃啼落花。


恨君容易处,又话潇湘去。

回塘风起波文细,刺桐花里门斜闭。
残日照平芜,双双飞鹧鸪。


征帆何处客,相见还相隔。

于是佛告弥勒菩萨:“汝行诣维摩诘问疾。


弥勒白佛言:“世尊,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
所以者何?忆念我昔,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,时维摩诘来谓我言:‘弥勒,世尊授仁者记,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为用何生得受记乎?过去耶?未来耶?现在耶?若过去生,过去生已灭;若未来生,未来生未至;若现在生,现在生无住。

是时,佛说法于庵罗树园,其地忽然广博严事,一切众会,皆作金色。


阿难白佛言:「世尊!以何因缘有此瑞应?是处忽然广博严事,一切众会皆作金色。


佛告阿难:「是维摩诘、文殊师利,与诸大众恭敬围绕,发意欲来,故先为此瑞应。

尔时,佛告文殊师利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

文殊师利白佛言:「世尊!彼上人者,难为酬对。
深达实相,善说法要,辩才无滞,智慧无碍,一切菩萨法式悉知,诸佛秘藏无不得入,降伏众魔,游戏神通,其慧方便皆已得度。
虽然,当承佛圣旨,诣彼问疾。

尔时卢舍那佛。
为此大众。
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。

尔时,释迦牟尼佛,在第四禅地中,摩醯首罗天王宫,与无量大梵天王、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,说莲花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。
是时,释迦身放慧光。
所照从此天王宫,乃至莲花台藏世界。

单于吹落山头月。
漫漫江上沙如雪。
谁唱缕金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