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父老香花夹路催,朱幡那忍更徘徊。


弓张至此尤宜弛,珠去安知不复回。


海上有艘堪致粟,洛中无篚胜生财。

先生廊庙姿,非直藩翰才。


南州彩旗留,北阙丹诏催。


重臣方暑行,停骖小裴回。

千里从师细讲评,横渠昔亦谒高平。


自从受得中庸了,止说西铭不说兵。

张生快士非拘儒,袖出一编相斫书。


扑虱拍蚊吾不忍,断蛇刺虎子何粗。

或盘碧汉唳清宵,几载山中伴寂寥。


今日鹤来翁已出,他年却恐费翁招。

闻说周仙有后身,出山不为两朱轮。


白云丹灶俱无恙,凭汝殷勤谢主人。

去去寻师莫远寻,蓬莱何处海深深。


山房幸有栖身地,且读西山夜气箴。

拂袖归来久闭关,道人剥啄访平安。


要知对面刘高尚,即是翻身靖长官。

向来刀笔充书佐,岁晚衣巾学道流。


毕竟贤于人一著,醉中梦里忽回头。

绝顶遥知有隐君,餐芝种术鹿为群。


多应午灶茶烟起,山下看来是白云。

摩挲妙墨忆微言,故箧才馀二帖存。


往昔翁为紫岩客,后来子及浦城门。


晚生多说参诸老,它日谁堪见九原。

东风吹雨过溪门,白白朱朱乱远村。


滩石已无回棹势,岸枫犹出系船痕。


时危不厌江山僻,客好惟知笑语温。

西山红叶好,霜重色愈浓。


革命亦如此,斗争见英雄。


红叶遍西山,红于二月花。

灵均不醉楚人醅,秋兰蘼芜堂下栽。


九江仙人弃家去,吴市不知身姓梅。


东坡先生送二子,一丘便欲藏崔嵬。

兹行颇闲暇,聊此山水间。


幸有所携人,臭味同一源。


山溪并修涧,嘉木间蒲莲。

搔首复搔首,孤怀草萋萋。


春光已满目,君在西山西。


堑水成文去,庭柯擎翠低。

带经锄陇者,何止手胼胝。


觅句句句好,惭予筋力衰。


云堆临案冷,鹿队过门迟。

待价欲要君,山前独灌园。


虽然不识面,要且已消魂。


鹿睡红霞影,泉淋白石门。

一身为轻舟,落日西山际。


常随去帆影,远接长天势。


物象归馀清,林峦分夕丽。

客身移宿浦云东,孤馆残灯与旧同。


夜静空江无落叶,雨声惊不似山中。

石眼双开白欲漫,潺湲更傍碧琅玕。


地饶爽气全无滓,天借灵源两不干。


晓月自分云外润,午茶谁斗雪中寒。

携锡西山步绿莎,禅心未了奈情何。


湘宫水寺清秋夜,月落风悲松柏多。

群山势如奔,欲渡长江去。


孤峰拔地起,毅然能遏住。


屹立大江干,仍能障狂澜。

二十馀年谪宦身,此行便可上青云。


西山一手为推毂,南浦几人争送君。


横水流传无垢集,海神惊见老坡文。

出郭问农事,家家笑语声。


有田皆足水,既雨亦宜晴。


山下溪流急,街头米价平。

太守持斋戒,精诚动九天。


骄阳变霖雨,凶岁转丰年。


信是经纶手,行司造化权。

客子联床处,君王跸驻时。


草留承辇色,树拱向阳枝。


入夜迷山径,逢人问路岐。

江静云恬眼界空,危亭高枕丽谯东。


风来雨后凭阑处,山在人间拄笏中。


春去平芜随处有,鸟啼斜日满林红。

顽云拨尽玉团栾,飞出青天白玉盘。


月似不关常夜白,风应先作九秋寒。


兴来有意携双屐,梦去还思把钓竿。

晴色牵人出,春风恼不归。


鸟争呼永日,花各醉斜晖。


杖策从谁去,持杯与愿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