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江上桃花流水,天涯芳草青山。
楼台春锁碧云湾。
都入行人望眼。

枝袅一痕雪在,叶藏几豆春浓。
玉奴最晚嫁东风。
来结梨花幽梦。

添线绣床人倦,翻香罗幕烟斜。
五更箫鼓贵人家。
门外晓寒嘶马。

清梦重游天上,古香吹下云头。
箫声三十六宫愁。
高处花惊风骤。

樱笋园林绿暗,槐榆院落清和,年年高会引笙歌,戏彩人随燕贺。


一笑难逢身健,十分休惜颜酡。
还将瓜枣送金荷,遍照金章满座。

十月谁云春小,一年两见风娇。
云英此夕度蓝桥。
人意花枝都好。

北客开眉乐岁,东君着意华年。
遮风藏雨晚云天。
应怕杏梢红浅。

问讯湖边春色,重来又是三年。
东风吹我过湖船,杨柳丝丝拂面。


世路如今已惯,此心到处悠然。

半旧鞋儿着稳,重糊纸扇多风。
隔年煮酒味偏浓。
雨过樱桃色重。

不识平原太守,向来水北山人。
世间功业谩亏成。
华发萧萧满镜。

畴昔通家事契,只今两镇交承。
起居枢密太夫人。
绿鬓斑衣相映。

窗户青红尚湿,主人已作归期。
坐中宾客尽邹枚。
盛事它年应记。

慈母行封大国,老仙早上蓬山。
天怜阴德遍人间。
赐与还丹七返。

诸老何烦荐口,先生自简渊衷。
千年圣学有深功。
妙处无非日用。

楼外疏星印水,楼头画烛烘帘。
凭高举酒恨厌厌。
征路虚无指点。

冉冉寒生碧树,盈盈露湿黄花。
故人玉节有光华。
高会仍逢戏马。

风定滩声未已,雨来篷底先知。
岸边杨柳最怜伊。
忆得船儿曾系。

满载一船秋色,平铺十里湖光。
波神留我看斜阳,放起鳞鳞细浪。


明日风回更好,今宵露宿何妨。

十里轻红自笑,两山浓翠相呼。
意行着脚到精庐。
借我绳床小住。

落日熔金万顷,晴岚洗剑双锋。
紫枢元是黑头公。
佳处因君愈重。

汉铸九金神鼎,隋书小字莲经。
刚风劫火转青冥。
护守应烦仙圣。

自幼曾攻经史,长成亦有权谋。
恰如猛虎卧荒丘,潜伏爪牙忍受。


不幸刺文双颊,那堪配在江州。

红叶无风自落,黄花过雨犹香。
床头尘瓮耻空觞,添了愁城万丈。


阅世身如萍梗,怀人梦绕潇湘。

堂上谋臣尊俎,边头将士干戈。
天时地利与人和,“燕可伐欤?”曰:“可”。


今日楼台鼎鼐,明年带砺山河。

楼上佳人楚楚,天边皓月徐徐。
呼童忙为卷虾须。
试问中情几句。

素面偏宜酒晕,晓妆净洗啼痕。
只疑身是玉梅魂。
长为春风瘦损。

细雨黄梅初熟,微风燕子交飞。
手拈团扇写新题。
心事恹恹难寄。

碧蕊似怜星眼,繁花学剪云衣。
青霞为骨玉为肌。
雅澹萧疏风味。

地久天长有尽,愁消恨减何年。
秋深病惹是春前。
恩怨厮成一片。

有恨不随流水,闲愁惯逐飞花。
梦魂无日不天涯。
醒处孤灯残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