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竹篱短短门小小,少年独立春风晓。


柳芽缩爪尚怯寒,金粟斑斑满枝了。


过船桥下桥绝高,波清深见一截篙。

湖尽有残渺,情知无博澜。


纵眺犹杳空,至竟济者安。


回思遇险时,分晷过亦难。

银城遮不尽淮山,许事何缘便达天。


谁遣诗人强饶舌,和山失却忽苍然。

天惜淮山不惜银,浑银砌起一长城。


淮山裹在银城里,半出诸峰越样青。

玉水风船擘岸开,一帆飞到雨花台。


思量饶歙山溪路,梦里征行也莫来。

际晚江风刮面来,晓寒已去却重回。


也知青女嫁滕六,巽二何须强作媒。

只愁滩浅阁行舟,到得江深又不流。


水鸟避人飞不彻,看他没去看他浮。

日开五色暖征裘,雪满群山爽病眸。


道是诗人穷到骨,暖边爽里放兰舟。

两岸千千万万峰,看来冷白复寒红。


人言雪岭非银岭,三日晴光晒不融。

一昨春江上水船,即非上水是登天。


如今下濑江无水,始信登天却易然。

水没蒲芽尚有梢,风吹屋角半无茅。


急滩未到先闻浪,枯树遥看只见巢。

昨夜新雷九地鸣,今朝春涨一篙清。


顺流更借江风便,此去韶州只两程。

云散烟还合,天昏日半烘。


青山犹淡白,碧水欲轻红。


棹进欣恬浪,公无怨逆风。

南宦宁差北,西归敢再东。


猿声云树月,客枕露船风。


绿发春全白,苍颜酒不红。

昨夜讴吟泻春酒,今朝波浪下黄河。


主人不暇匆匆别,为倩流莺寄语过。

船头风声鸣万鼓,扁舟系缆沙边树。


船中病客昼闭篷,睡起空江日亭午。


鸡犬萧条数家县,市声已变淮南语。

淮南雨过好晴色,御史楼船动楚桡。


杨柳清风秋解缆,琼花明月夜闻箫。


卧听天上银河浪,梦到云边白玉桥。

露气漫漫欲结霜,扁舟夜下秣陵江。


烟波如席月如昼,快意倒尽黄金缸。

江豚出没白波中,十丈神鱼跃晚空。


知是阳侯怜我拙,故教来助一帆风。

解舟城之南,橙橘半青黄。


时节岂不好,胡为辞故乡。


亲朋送我行,殷勤馈壶觞。

狂飙未息浪峥嵘,江口停舟不敢行。


自是吾侪畏行险,前头波浪有舟横。

入湖初讶君山远,无翼可随鸥鹭群。


系缆中流忽相对,江湖心亦不忘君。

系缆长江口,斜阳照两州。


山遥瞻大别,渚远认南楼。


渔艇家烟浦,江神庙柳洲。

风伯始恶发,雷师随怒张。
雨从来处黑,江到涨时黄。
稳稳过皇恐,徐徐下豫章。
西风落日楚江头,秋水已平鹦鹉洲。
烟树接天迷送旆,浪花翻雪喷行舟。
三杯万事我已饱,一日千里谁能留。
主祀传家已倍迟,便须真是桂林枝。
他年不愧琼瑶赠,应被人言跳灶儿。
璧水相逢似梦中,天涯踪迹偶然同。
为君鼓棹吹长笛,谁似乘流更御风。
初看红芰小开头,今见青房结子稠。
深谢晚云怜滞客,故飞凉雨送归舟。
东风吹船行,西风留船住。
髼松黄头郎,作底使风去。
芦篷两扇当江开,船船相趁风初回。
浩荡春江洗客愁,歌声欸乃发中流。
溪斋却忆凭栏日,数尽来舟与去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