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人人有路透长安,坦坦平平一直看。


尽道圣贤须有秘,翻嫌易简却求难。


只从孝弟为尧舜,莫把辞章学柳韩。

尔身各各自天真,不用求人更问人。


但致良知成德业,谩从故纸费精神。


乾坤是易原非画,心性何形得有尘?


莫道先生学禅语,此言端的为君陈。

谪居澹虚寂,眇然怀同游。

日入山气夕,孤亭俯平畴。

草际见数骑,取径如相求。

无声无臭独知时,此是乾坤万有基。


抛却自家无尽藏,沿门持钵效贫儿。

人人自有定盘针,万化根源总在心。


却笑从前颠倒见,枝枝叶叶外头寻。

问君何事日憧憧,烦恼场中错用功。


莫道圣门无口诀,良知两字是参同。

个个人心有仲尼,自将闻见苦遮迷。

而今指与真头面,只是良知更莫疑。

桃源在何许,西峰最深处。


不用问渔人,沿溪踏花去。

滁流亦沂水,童冠得几人?


莫负咏归兴,溪山正暮春。

扁舟经月住林隈,谢得黄莺日日来。


兼有清泉堪洗耳,更多修竹好衔杯。


诸生涉水携诗卷,童子和云扫石苔。

不识平原太守,向来水北山人。
世间功业谩亏成。
华发萧萧满镜。

在昔吾居夷,希与尘客接。
箱根山一月,归装稿盈箧。


虽匪周世用,乃实与心惬,如何归乎来?两载投牢筴。

礼乐在平昌,诸生立射堂。


山形君子似,地脉圣人傍。


四兽风云合,三龟日月良。

畴昔胜冠日,曾为绛帐生。


九言闻至教,一顾得虚声。


不意叨严近,于今接老成。

直舍沈沈掩回廊,古坛槐柳对苍凉。


一囊有客愁饥死,三尺无人问喙长。


瞑据槁梧真用拙,束归高阁分深藏。

为重南台客,朝朝会鲁儒。


暄风众木变,清景片云无。


峰翠飘檐下,溪光照座隅。

王家支庶执金吾,诏赐园池绝上都。


一水尽含飞阁动,百花半映古槎枯。


纷华子夏犹难免,宾客平原近亦无。

累累黄台瓜种者,欲求售碌碌买食。


人择美弃其陋大,小各随形偏正亦。


随生滋味在其中,包藏那得明君不。

野梅消息近,踏冷访林端。


东阁尊空满,南枝雪半残。


疏条未禁笑,真态欲欺寒。

二十四桥春,何年度楚滨。


感君垂采折,芳意在横陈。


露琲留珠个,云屑起绛鳞。

田方魏客旧知名,白首青衿事鲁生。


蓟苑星辰天北极,金陵龙虎汉西京。


飞谈碣石千人废,使酒长干一坐倾。

聊携杏坛席,去上洞庭船。


碑洒阳城泪,官深夏禹年。


名缘却贽重,诗为解颐传。

会稽有狮山,之子庐其岫。


生平富经术,所至必教授。


精言散不乱,雄气摄群斗。

中丞积金倾五侯,有孙了不挂双眸。


手携束书废箸出,日与西京数子游。


自言生命无贵格,半幅青衫消不得。

君不见阳春二三月,桃花李花参差发。
只知秾艳媚游蜂,宁信芳菲付啼鴂。


八月九月露为霜,金天司候律中商。

怜君负奇尚,抱膝梁溪滨。


一日成黄绮,千秋安素臣。


访我白莲社,啖之青涧莼。

忆昨嘉隆际,乾坤辟睿谟。


飞书购闽越,挟筴走匈奴。


一入楼船幕,双悬虎豹符。

萧萧华发倚斜杨,也种黄花也种秧。


不是陶家五男拙,有儿身在泮宫墙。

南宫徽号下恩纶,共喜高年赐帛新。


更是一科堪应诏,曾为孝弟力田人。

何人东向坐诸生,倡雪悬河稷下倾。


组练鎏戈霜一色,使君亲教五家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