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雄豪而妙苦而腴,只有琴聪与蜜殊。


语带烟霞从古少,气含蔬笋到公无。


香林乍喜闻薝卜,古井惟愁断辘轳。

司空爱尔尔须知,不信听吟送鹤诗。


羽翮势高宁惜别,稻粱恩厚莫愁饥。


夜栖少共鸡争树,晓浴先饶凤占池。

一从簪笏事金貂,每借温颜放折腰。


长觉身轻离泥滓,忽惊手重捧琼瑶。


马因回顾虽增价,桐遇知音已半焦。

三朝巍巍韩侍中,烂然彝鼎书元功。


西戎北狄问安否,九州万里涵春风。


子孙继踵皆将相,我犹及拜西枢公。

圣朝中兴六十年,君家文武何联翩。


先生剑履冠麟阁,后嗣簪橐陪甘泉。


流传到君愈卓荦,投我千篇皆杰作。

长鬣张郎三十八,天遣裁诗花作骨。


往还谁是龙头人,公主遣秉鱼须笏。


太行青草上白衫,匣中章奏密如蚕。

丞相功高厌武名,牵将战马寄儒生。


四蹄荀距藏虽尽,六尺须头见尚惊。


减粟偷儿憎未饱,骑驴诗客骂先行。

深衣跨羸骖,杳杳春山路。

入寺君未知,闲看移桂树。

沈碑含秀润,隆画出神奇。


道人那得此,老子乃耽之。

尝闻马南郡,少有拔俗韵。


寒灰几见溺,铩翮常思奋。


桐薪鸣灶间,剑气吐吴分。

善吟闺怨断人肠,二妙风流不可当。


傅粉未归啼玉箸,吹笙无伴涩银篁。


睡添乡梦客床冷,瘦尽腰围衣带长。

无鬼玄谈雕苦空,端能问字过杨雄。


韩琮不生王驾死,乞君明月与清风。

澹老郎君阿永贤,渥洼财驾折金鞭。


只今两子似连璧,一建双旌开二天。


白马将军震交阯,青钱学士即甘泉。

论交何必星霜久,白头得似倾盖友。


长安市上李将军,挽弓旧不论石斗。


只今有子似渠长,清夜读书雪边牖。

不谒长安众富儿,不随举子脱麻衣。


片云出岫元无事,催我诗成翻手归。

乌帽红尘愧子陵,绿蓑青笠晚寻盟。


三千里外还家后,七十二回看月生。


与子两人长对酌,笑渠万古浪垂名。

畴昔昭王渡楚江,得萍斗大嚼甘芳。


因君黄绶作此县,问古青蘋何处乡。


民乐弦歌爱言偃,天将桃李醉河阳。

风情减后闭闲门,襟尚馀香袖尚温。


魔女不知侵戒体,天花容易陨灵根。


蘼芜径老春无缝,薏苡谗成泪有痕。

长夏园林白昼闲,高轩留客雨漫山。


倾壶竹叶沉沉绿,落树杨梅颗颗殷。


槛外新荷摇水佩,檐前弱柳舞风鬟。

开卷沉吟首屡搔,想提诗律比戎韬。


清于学士茶烹雪,壮似将军弩射涛。


再茜三纁由染渍,勺泉卷石可深高。

古来诗律推曹氏,不数河梁与董逃。


唐季三家松最胜,建安七子植尤高。


短檠尚课儿精选,老笔真堪仆命骚。

入佛名无本,归儒字浪仙。


韩公虽稍黠,不晓句参禅。

安知先长老,不是昔勤公。


尔有五七字,今无六一翁。

博览彊通千载事,冥搜谬用一生心。


乾坤劫数有成毁,风月性情无古今。


君似得吾之骨髓,俗方求我以声音。

内辞狨橐外菟符,巾褐萧然一老儒。


床上乱书眠当枕,卷中警句摘为图。


雨寒裹饭故人少,雪夜扁舟今世无。

世无仙则已,有必属斯人。


丹熟将分友,云游每念亲。


小窗时读易,静室夜修真。

浪迹遍齐州,曾从剑侠游。


尚嫌秦政臭,肯要郅支头。


客礼朝三殿,儿嬉弄五侯。

胸次诗书一派清,学如耕稼到秋成。


十年闭户存吾道,万事无心逐世情。


叶落花开关气数,山长水远是功名。

几生馀习在,时复作微吟。


坐夏莓苔合,行禅桧柏深。


入山成白首,学道是初心。

重溟鼓枻蹑年尾,风剺箭激开冰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