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莲社老僧随幻去,蓉城学士也难寻。


三毗尼地无生死,一刹那间有古今。


不向空王抛世法,却从初地寄乡心。

树杪招提郭外村,端明遗偈镇山门。


高僧夏腊何烦计,前辈风流可重论。


谒罢只知词客贵,觉来真让法王尊。

倚天巉绝玉浮图,肯与彭郎作小姑。


独秀江南知有意,要三二别四三壶。

檐楹飞舞垣墙外,桑柘萧条斤斧馀。

太霄帝君神霄府,一日玺书行海宇。


筑宫奔走谁敢后,万牛挽材山作础。


步虚夜半落云间,玉磬漻漻鸾鹤舞。

竹屋茆檐烟火微,长歌相应负禾归。


穷居幸可支朝夕,世事何曾有是非。


新茁畦蔬经宿雨,半开篱槿弄斜晖。

山光轩上几闲游,潭毒关前又小留。


麦陇雪苗寒剡剡,柘林风叶莫飕飕。


马行剑阁从今始,门泊吴船亦已谋。

扬州从事夜相寻,无限新诗月下吟。

初服已惊玄发长,高情犹向碧云深。

语馀时举一杯酒,坐久方闻四处砧。

琵琶洲近斗牛星,鸾凤曾于此放情。


已觉地灵因昴降,更闻川媚有珠生。


一滩红树留佳气,万古清弦续政声。

界天山雪净黄埃,溪上扁舟夜泛来。


匝地东风劝椒酒,山头今日是春台。

低花妨帽小携筇,深浅胭脂一万重。


不用高烧银烛照,暖云烘日正春浓。

家人扶上锦城头,蜂蝶团中烂熳游。


报答春光须小醉,红云洞里按伊州。

东风花信十分开,细意留连待我来。


开过十分风不动,更无一片点苍苔。

传闻公作新亭好,先报侬家拄杖知。


便拟挈瓶来煮茗,绕阑干角遍寻诗。

落纸云烟堕翠峦,一泓潭月斗清寒。


凤凰池上挥毫手,却掬山泉淬笔端。

劝耕堂上醉高年,和气春风共蔼然。


大士亦修随喜供,夜来古井跃新泉。

拙疏何计补涓埃,惭愧双旌去复来。


三过溪门今老矣,病无脚力更登台。

浮生渺渺但飞埃,问讯星宫又独来。


天上人间最高处,为君题作郁萧台。

海内交情两断金,一官分袂阻登临。


书来恰值看云眼,梦往谁知共月心。


道义只今无捷径,溪山依旧有清音。

当年共醉此桥边,道旧狂歌至暮天。


得句旋题新竹上,移舟还傍乱花前。


君埋尘土骨应化,我逐风波心欲燃。

二十五年南北走,遗爱寂然民记否。


昔日婴儿今壮夫,昔日壮夫今老叟。

方外仙乡岸幅巾,三竿红日照霜晨。


当关不用惊驺唱,共是扬家载酒人。

人生如落花,随寓皆可喜。


但恐兜罗绵,牵连入荆杞。


我马今未羁,犹堪作幽事。

溪上长眠双玉瓶,只今谁在复谁倾。


花知何事遽如许,人亦看花太瘦生。

玉雪惊看乱后枝,梅花虽在鬓成丝。


当时一醉还如梦,今日嫣然复为谁。

忽忆梅花空断肠,十年依约梦中香。


如今濯锦江边路,不见栽花黄四娘。

何朝遗古寺,门对荒江开。


幽境出世间,梦中时一来。


红廊缭千步,殿角高崔嵬。

昔时瓦官阁,高与天峥嵘。
业火一烧尽,不能烧却万古名。


莲花比丘苦缘薄,倾钵诛茅覆檐角。

三过王园兴转新,为贪幽景岂关人。


苍苔印鹿尤堪赏,古树啼鸦也不嗔。


自有真山当北户,任他流水入西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