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昨暮颠风浪打头,那知今日得安流。


元宵不为游人好,细雨先供客子愁。


病骨支离妨酒盏,诗仙招唤试灯毬。

青天赤日更黄埃,迎送纷纷正往来。


一夜炎蒸无计奈,三更风雨领秋回。


人生作么禁寒暑,世事何如付酒杯。

出门着雨不能归,借得青蓑著片时。


春染万花知了未,云偷千嶂忽何之。

清平如席是淮流,风起雷奔怒不休。


一浪飞来惊落胆,早知只要打船头。

报答春光酒一卮,贫中无酒着春欺。


作诗细与东风道,未必东风肯要诗。

云起欲为雨,中川分晦明。


才惊横岭断,已觉疏林鸣。


空际旱尘灭,虚堂凉思生。

疾风吹雨满征衫,陆走川行两不堪。


尘事萦人心事远,濯缨何必在江潭。

昨日秋遂分,村村敛禾黍。


半夜宿田人,相呼深陂雨。


骎骎马上客,厌浥投何所。

桃李城东近不遥,偶闻花发喜相邀。


断桥似欲妨佳思,好雨犹能借此朝。


随分开樽依绿草,偶然信马及馀瓢。

春睡花枝醉梦回,安排银烛照妆台。


苍茫不解东风意,政用此时吹雨来。

瑞叶飞来麦已青,更烦膏雨发欣荣。


东风不是厌滕六,却怕雪天容易晴。

杖履飘然不整巾,缘何问得梵王城。


淡烟翠湿千螺皱,微日烟消一纸轻。


隔山鸟语如人语,触处风声若水声。

暑风快处岸乌巾,去去扁舟远帝城。


过眼溪山含雾重,多情草木逗烟轻。


琴书正要疏人事,禽鸟跫然听履声。

莫笑林宗折角巾,雨师坚壁助愁城。


菰蒲乍冷横烟淡,鸥鹭惊秋立水轻。


山势欲穷犹有路,溪流似断又闻声。

谁约玩春物,狂风云骤开。


摆丛多落蕊,蔽路足昏埃。


逆水燕迎雨,将生鹅怕雷。

雨洗风扫除,老火不复燎。


蓐收行正令,一夕清八表。


衰骸困烧煮,魂魄始可招。

东溪打桨过西溪,南岭云飞北岭时。


鸟语屡呼人载酒,山行不厌雨催诗。


静中秋色人间少,客里泉声夜半知。

一别风尘客恨长,凤城灯烛记微茫。


人生相见知何定,夜雨重来此对床。

旧时好客孔文举,无事长随支道林。


灯夜羞归对妻子,传柑知我已无心。

伴师同拄一枝藤,野岸凌兢踏断冰。


老去莫辜元夜眼,试凭江阁看渔灯。

山暗秋云,暝鸦接翅啼榕树。
故人何处?一夜溪亭雨。


梦入新凉,只道消残暑。

客子光阴,又还是、杏花阡陌。
敧枕听、一窗夜雨,怎生禁得。
银蜡痕消珠凤小,翠衾香冷文鸳拆。

三岁度岭行,薄言观世枢。


壮心销流丸,林泉聊据梧。


归心存醉石,取似在枌榆。

松级偶晨登,樾馆聊夕止。


轻裾挟馀滋,溪烟宛方起。


夫君碧云期,良会伫难委。

暖风吹雪。
洗尽碧阶今夜月。
试觅云英。

挂席凌大江,斗觉风云颠。


日脚金琐碎,山头墨蜿蜒。


高天忽下垂,密与沧波连。

流雨泥我足,北风创我肌。


令我朱颜改,使我含辛悲。


举目见羊肠,日暮安所归。

今朝风雨色,凄其成岁暮。


谁云望不迥,出门即非故。


我马既玄黄,仆夫将焉诉。

飞鹫岧峣傍紫冥,坐来烦暑入清泠。


千山忽掩风云碧,双眼偏留薜荔青。


檐鸽过雷时自堕,钵龙旋雨暗闻腥。

羽人之宫邻五老,杖屦欣然事幽讨。


那知一夜雨翻盆,山路难行愁滑倒。


世间违意常八九,万事皆然宁自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