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系马荒宫读古碑,寺名犹识小高丽。
伤心莫问前朝事,吹落椒花见黍离。
金银画壁谢觚棱,中国人留外国僧。
今日寺存僧去尽,淡烟明月是香灯。

北苑传呼陛楯郎,东夷初识令君香。


天山自可三箭取,海国何劳一苇杭。


宣劝不辞金碗侧,醉归争看玉鞭长。

檐楹飞舞垣墙外,桑柘萧条斤斧馀。

可怜堂堂十八公,老死不入明光宫。


万牛不来难自献,裁作团团手中扇。


屈身蒙垢君一洗,挂名君家诗集里。

退之仙人也,游戏于斯文。


谈笑出奇伟,鼓舞南海神。


顷者三韩使,几为蛟鳄吞。

蘋汀游女能骑马,传道蛾眉画不如。


宝扇真成集陈隼,史臣今得杀青书。

会稽内史三韩扇,分送黄门画省中。


海外人烟来眼界,全胜博物注鱼虫。

高丽寺本名慧因寺,后唐天成二年,吴越钱武肃王建也。


宋元丰八年,高丽国王子僧统义天入贡,因请净源法师学贤首教。
元?二年,以金书汉译《华严经》三百部入寺,施金建华严大阁藏塔以尊崇之。

三韩玉叶展明蠲,诸老银钩卷碧鲜。


幸自不逢文与可,一竿秋竹扫风烟。

人言长安远如日,三韩住处朝日赤。


飞帆走马入齐梁,却渡吴江食吴橘。


玉门万里唯言九,行人泪堕阳关酒。

官是蓬莱海上仙,此行聊复看桑田。


鲲移鹏徙秋帆健,潮阔天低晓日鲜。


平地谁言无崄岨,仁人何处不安全。

东夷从古慕中华,万里梯航今一家。

夜静双星先渡海,风高八月自还槎。

鱼龙定亦知忠信,象译何劳较齿牙。

并使时推出众材,异方迎拜六城开。


宣风直到东西部,仗节遥临大小梅。


沧海路从三岛去,玉山人到二星回。

三韩使者文章公,东夷守臣亲扫宫。


清严不受橐中献,万里归来两松扇。


六月长安汗如洗,岂意落我怀袖里。

士师我自出,爽迈凌清秋。


年少不饮酒,昏灯夜问囚。


尔家外大父,听狱代其忧。

客去水关闭,疏灯亦复收。


川鸣半夜雨,卧冷五更秋。


扁舟已寒暑,冉冉真乘桴。

水天夕云重,不雨衣自湿。


夜寒更士语,鸡唱舟子急。


青黄数宿莽,苍茫暗原隰。

去城未五里,夜缆系衰柳。


水亭暗风雨,人散闻吠狗。


平生足羁旅,沉此还往久。

休日不造请,出游贤友同。


城南上人者,宴坐花雨中。


金貌散香雾,宝铎韵天风。

初过清明野色繁,柳花榆荚扑轺轩。


中台应宿郎官贵,外国占星使者尊。


海水无波分岛屿,扶桑见日认藩垣。

三韩使者身堂堂,手持汉节归明光。


宝刀不受戎王燕,便面空含风露香。


双鸾织花大如月,凛凛犹馀岁寒节。

束发来东海,从军护北门。


珠光连旭景,玉气达春温。


渊静龙含德,门严虎列屯。

幽人所住空山里,老松皆作虬龙起。


但知树底听松风,不见风前落松子。


三韩华萼手自开,其间琐碎如婴孩。

三韩山水有灵晖,秀出斯人了佛机。


岳寺禅馀留偈别,王城斋罢戴经归。


瓶收沧海降龙入,锡度秋空近鹤飞。

华旌耀日,报天上使星,初辞金阙。
许国精忠,试此日傅岩,济川舟楫。
向来鸡林外,况传咏、篇章雄绝。

梨云撩梦送轻寒,异地逢春作客难。


何处乌衣寻故垒,独教红粉泣南冠。


闲调宫羽传新恨,更检缥缃结古欢。

乾坤苍莽蕴奇忧,小拓诗坛寄此楼。


故国可怜惟夕照,馀芳未泯有清流。


衔杯已自难为笑,挟瑟何堪更诉愁。

绝域求通使,皇华益藉才。


男儿万里志,笑语片帆开。


积卤生阴火,奔涛起昼雷。

天子边人二使星,沧波一笑已扬舲。


大明照海阳乌近,黑雾迎潮水怪腥。


北貊左肩输策略,西垣右掖付仪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