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叔伦

戴叔伦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仙槎江口槎溪寺,几度停舟访未能。


自恨频年为远客,喜从异郡识高僧。


云霞色酽禅房衲,星月光涵古殿灯。

几年湖海挹馀芳,岂料兰摧一夜霜。


人世空传名耿耿,泉台杳隔路茫茫。


碧窗月落琴声断,华表云深鹤梦长。

守岁山房迥绝缘,灯光香灺共萧然。


无人更献椒花颂,有客同参柏子禅。


已悟化城非乐界,不知今夕是何年。

萧萧白发出宫门,羽服星冠道意存。


霄汉九重辞凤阙,云山何处访桃源。


瑶池醉月劳仙梦,玉辇乘春却帝恩。

楚乡卑湿叹殊方,鵩赋人非宅已荒。


谩有长书忧汉室,空将哀些吊沅湘。


雨馀古井生秋草,叶尽疏林见夕阳。

万里江南一布衣,早将佳句动京畿。


徒闻子敬遗琴在,不见相如驷马归。


朔雪恐迷新冢草,秋风愁老故山薇。

向来携酒共追攀,此日看云独未还。


不见山中人半载,依然松下屋三间。


峰攒仙境丹霞上,水绕渔矶绿玉湾。

日暮秋风吹野花,上清归客意无涯。


桃源寂寂烟霞闭,天路悠悠星汉斜。


还似世人生白发,定知仙骨变黄芽。

年来桡客寄禅扉,多话贫居在翠微。


黄雀数声催柳变,清溪一路踏花归。


空林野寺经过少,落日深山伴侣稀。

年来日日春光好,今日春光好更新。


独献菜羹怜应节,遍传金胜喜逢人。


烟添柳色看犹浅,鸟踏梅花落已频。

陌上凉风槐叶凋,夕阳清露湿寒条。


登楼望月楚山迥,月到南楼山独遥。


心送情人趋凤阙,目随阳雁极烟霄。

南天胡马独悲嘶,白首相逢话鼓鼙。


野战频年沙朔外,旌竿高与雪峰齐。


扁舟远泛轻全楚,落日愁看旧紫泥。

西看叠嶂几千重,秀色孤标此一峰。


丹灶久闲荒宿草,碧溪深处有潜龙。


灵仙已去空岩室,到客唯闻古寺钟。

槐花落尽柳阴清,萧索凉天楚客情。


海上旧山无的信,东门归路不堪行。


身随幻境劳多事,迹学禅心厌有名。

岁除日又暮,山险路仍新。


驱传迷深谷,瞻星记北辰。


古亭聊假寐,中夜忽逢人。

朝沐敞南闱,盘跚待日晞。


持梳发更落,览镜意多违。


吾友见尝少,春风去不归。

后会知不远,今欢亦愿留。

江天梅雨散,况在月中楼。

临风脱佩剑,相劝静胡尘。


自料无筋力,何由答故人。

楚僧蹑雪来招隐,先访高人积雪中。


已别剡溪逢雪去,雪山修道与师同。

山下孤城月上迟,相留一醉本无期。


明年此夕游何处,纵有清光知对谁。

手把杏花枝,未曾经别离。


黄昏掩闺后,寂寞自心知。

汉宫若远近,路在沙塞上。


到死不得归,何人共南望。

一雁过连营,繁霜覆古城。
胡笳在何处?半夜起边声。

月出照关山,秋风人未还。


清光无远近,乡泪半书间。

自忆专房宠,曾居第一流。


移恩向他处,暂妒不容收。


夜静管弦绝,月明宫殿秋。

出门行路难,富贵安可期。
淮阴不免恶少辱,阮生亦作穷途悲。


颠倒英雄古来有,封侯却属屠沽儿。

巫山峨峨高插天,危峰十二凌紫烟。
瞿塘嘈嘈急如弦,洄流势逆将覆船。


云梯岂可进,百丈那能牵,陆行巉岩水不前。

春来耕田遍沙碛,老稚欣欣种禾麦。


麦苗渐长天苦晴,土乾确确锄不得。


新禾未熟飞蝗至,青苗食尽馀枯茎。

人生莫作远行客,远行莫戍黄沙碛。


黄沙碛下八月时,霜风裂肤百草衰。


尘沙晴天迷道路,河水悠悠向东去。

沧浪渡头柳花发,断续因风飞不绝。


摇烟拂水积翠间,缀雪含霜谁忍攀。


夹岸纷纷送君去,鸣棹孤寻到何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