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冻雨霏霏半成雪,游人屦冻苍苔滑。


不辞携被岩底眠,洞口云深夜无月。

太公渭川水,李斯上蔡门。


钓周猎秦安黎元,小鱼㕙兔何足言。



天张云卷有时节,吾徒莫叹羝触藩。

平淮西之明年冬,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,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。


又明年春,各祗命之郡,与知退偕行。


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。

苔径芒鞋滑不妨,潭边聊得据胡床。


岩空倒看峰峦影,涧远中含药草香。


汲取满瓶牛乳白,分流触石佩声长。

漾楫溯清川,舍舟缘翠岭。
探奇冒层崄,因以穷人境。


弄舟终日爱云山,徒见青苍杳霭间。

蜀人不信秦川好,食蔗从梢未及甘。


当道沙尘类河北,依山水竹似江南。


观形随阜饮溪鹿,云气侵山食叶蚕。

神仙避世守关门,一世沉埋百世尊。


旧宅居人无姓尹,深山道士即为孙。


天寒游客常逢雪,日暮归鸦自识村。

洞前危径不容足,洞中明旷坐百人。


苍崖硉兀起成柱,乱石散列如惊麇。


清溪百丈下无路,水满沙土如鱼鳞。

洞门苍藓合,逼仄不容身。


传有虚明处,中藏窈窕人。


吹笙桥上月,拾翠洞南春。

扶风贵公子,早岁伴山家。


吹笛堕秋叶,读书随晓鸦。


业成心自叛,学苦我长嗟。

君看潭北寺,何用减潭南。


不到还能止,重来独未厌。


荒凉增客思,贫病觉僧惭。

澄潭下无底,将渡又安能。


惯上横空木,轻生此寺僧。


晓鱼闻考考,石塔见层层。

大秦遥可说,高处见秦川。


草木埋深谷,牛羊散晚田。


山平堪种麦,僧鲁不求禅。

潭深不可涉,潭小不通船。


路断游人止,龙藏白沫旋。


剪藤量水短,插石置桥坚。

洞门苍石流成乳,山下长溪冷欲冰。


天寒二子苦求去,我欲居之尔不能。

溪上收残雨。
倚画栏、薄绵乍脱,日阴亭午。
闹市不知春色处,散在荒园废墅。

相逢之处花茸茸,石壁攒峰千万重。

他日期君何处好,寒流石上一株松。

玄桐挂朱丝,碧轸黄金徽,独抱登高台。
坐石上,时一挥,清商不如清角悲。


凤来归,凤来归,高台红日丽秋晖。

出夷陵州治,西北陆行二十里,濒大江之左,所谓下牢之关也。
路狭不可行,舍舆登舟。
舟行里许,闻水声汤汤,出于两崖之间。

昔抗万言疏,还归四壁居。


谊才应共惜,黯戆更无如。


顾尔犹岩壑,惭予滥石渠。

披苔觅字双明健,倚树商诗两鬓皤。


地划天开今几世,往来人物尽消磨。

寥阳殿古琼关启,祇树园深宝盖张。


长啸一声空响答,只疑惊起橘中商。

石头虎踞。
骄虏何能渡。
曾是六朝雄胜处。

可怪忠州与虢州,偶因起废得兹游。


苏欧诸老亦何德,千古联芳未肯休。

洞前日日客维舟,短咏长吟汗马牛。


名迹都随形气尽,惟馀元白几人留。

悬崖三百丈,五里到松门。
路尽始佳处,苔深无屐痕。
细泉牛乳滴,亭午艾香温。
满郭霜林唤野舲,芦花深处偶然停。
无边木叶随时落,不断山光为我青。
佳节何妨人淡菊,仙寰长许鸟听经。
闭门不看宜州山,临去还来访窟颜。
聊欲向僧寻枕簟,溪轩暂卧听潺潺。
维舟下牢关,散策上西岭。
天风吹我裳,恍惚非人境。
丹崖翠壁明空山,呀然洞府葱茏间。
木落天清岚翠开,缓将脚力试崔嵬。
千年洞府烟霞外,一壑水声风雨来。
客路山川生白发,古人名字剥苍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