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谁谓灵泉易感通,解令少妇却愁容。


道人应为众生说,此事如何著得侬。

平生著酒满葫芦,醉上禅床不用扶。


更把酡颜惊世俗,方知肉眼是凡夫。

先生自以滑稽雄,何事偷身入汉宫。


跨鹤乘鸾本无定,安知不到此山中。

瓶居本近危,甑坠知不完。


梦求亡楚弓,笑解适越冠。


忽然返自照,识我本来颜。

平原狂先生,隐翳世上尘。


材多不可数,射覆亦绝伦。


谈辞最诙怪,发口如有神。

严严王母宫,下维万仙家。


噫欠为飘风,濯手大雨沱。


方朔乃竖子,骄不加禁诃。

东方半明大星没,独有太白配残月。
嗟尔残月勿相疑,同光共影须臾期。


残月晖晖,太白睒睒。

禽父始宅奄,犹未荒大东。


周王有名祀,名山止龟蒙。


尚父赐履海,泱泱表大风。

万金结游侠,千金买歌舞。


丹青映第宅,从者塞衢路。


身为他人役,名声落尘土。

东方书生多愚鲁,闭门诵书口生土。

窗中白首抱遗编,自信此书传父祖。

辟雍新说从上公,册除仆射酬元功。

龙种生南岳,孤翠郁亭亭。


峰岭上崇崒,烟雨下微冥。


夜闻鼯鼠叫,昼聒泉鹤声。

东方朔字曼倩,平原厌次人也。
武帝初即位,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,待以不次之位,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,自衒鬻者以千数,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。
朔初来,上书曰:“臣朔少失父母,长养兄嫂。

东方未明更五鼓,星河寥寥寒雁度。


铛铛鸣铎谁家车,陌上驱牛辗霜去。


北风吹面足踏冰,村南早饭天未明。

轩冕功名何足为,先生聊作易农资。


汉庭诛死皆卿相,犹说才能胜滑稽。

《东方先生画赞》者,晋散骑常侍夏侯湛之所作也。
湛字孝若,父庄,为乐陵太守,因来觐省,遂作斯文。
赞云:“大夫讳朔,字曼倩,平原厌次人。

孝武帝时有东方生,长九尺余。
月请一囊粟,不能并侏儒。


用奇钓上闻,待诏始离公车。

东南久无备,盗贼起不虞。


揭竿与荷锄,皆是耕田夫。


谁为捕逐者,得官缘苞苴。

理装适吴会,避寇由江滨。


宁知治安世,乃作途穷人。


风涛岂不险,舟楫尚可因。

据地酣歌金马门,如花少女笑无言。


不是偷桃太无那,人间那谪岁星魂。

大冶迢迢接武昌,西征逾月到东方。

白莲智印蟠桃朔,仙佛同归一道场。

众星围聚,忽惊看、尘世抛来何物。
箭动船飞,中自有、一室严封窗壁。
绕地成弧,裁虹作带,照眼明于雪。

绳床瓮牖甘长守。
酝造梅心酸透。
金屋千娇争秀。

大夫讳朔,字曼倩,平原厌次人也。
魏建安中,分厌次以为乐陵郡,故又为郡人焉。
事汉武帝,汉书具载其事。

尾,九星如钩苍龙尾。
下头五点号龟星,尾上天江四横是。


尾东一个名傅说,傅说东畔一鱼子。

房,四星直下主明堂。
键闭一黄斜向上,钩铃两个近其傍。


罚有三星植键上,两咸夹罚似房状。

箕,四星形状如簸箕。
箕下三星名木杵,箕前一黑是糠皮。

心,三星中央色最深。
下有种卒共十二,三三相聚心下是。

氐,四星似斗侧量米。
天乳氐上黑一星,世人不识称无名。


一个招摇梗河上,梗河横列三星状。

亢,四星恰如弯弓状。
大角一星直上明,折威七子亢下横。


大角左右摄提星,三三相似如鼎形。

角,两星南北正直著。
中有平道上天田,总是黑星两相连。


别有一乌名进贤,平道右畔独渊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