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孤鸿翅垂老蛟蛰,暮天苍莽惊飙急。
时辈相逢龃龉多,南辕北辙宁相及。
促膝东村村夜长,爱客偏论上下床。

塘路东头乌桕林,偶携藤杖得幽寻。


桃源阡陌自来往,辋口云山无古今。


远浦过帆供极目,暮天横雁入微吟。

小雨空蒙物象奇,偶扶藤杖过东陂。


垫巾风度人争看,蜡屐年光我自悲。


穷鬼有灵挥不去,死魔多力到无期。

原上一缕云,水面数点雨。


夹衣已觉寒,秋令遽如许。


行行适东村,父老可共语。

八月风吹粳稻香,九月荞熟天始霜。


男耕女馌常满野,宿麦覆块皆苍苍。


丰年比屋喜迎客,花底何曾酒杯迮。

乞得残骸已累年,柴车破弊不堪悬。


闲愁正要供诗思,小疾何妨省酒钱。


忍事渐多心混混,贮书虽少腹便便。

偶从北崦缭东岗,曳杖行歌踏夕阳。


一径入云多鹿迹,数家临水共渔梁。


野风萧瑟知秋早,社酒淋漓喜岁穰。

今日风日和,衰病亦少平。


出门无所之,携幼东村行。


吴地冬未冰,溅溅沟水声。

村陋垣屋颓,岁晚风雨横。


泥涂绝还往,飧粥养衰病。


药囊杂书卷,白发满清镜。

野人喜我偶闲游,取酒匆匆劝小留。


舍后携篮挑菜甲,门前唤担买梨头。

野人知我出门稀,男辍锄耰女下机。


掘得茈菇炊正熟,一杯苦劝护寒归。

蜀道还吴鬓已丝,历年二纪固应衰。


宁知病思沉绵日,又见秋风摇落时。


锦雉白鱼供野饷,青林红树入新诗。

红藤拄杖独相羊,路绕东村小岭傍。


水落枯萍黏蟹椵,云开寒日上鱼梁。


洛阳二顷言良是,光范三书计本狂。

故园三径可婆娑,遇兴遵涂负杖歌。


霜重天寒山色淡,草枯野旷猎徒多。


解刀尚可谋黄犊,挥帖无由致白鹅。

春晚城南十里陂,亭亭独立见奇姿。


品流不落松竹后,怀抱惟应风月知。


旋拂乱云成小伫,重携芳榼卜幽期。

露草衡门晓,风松一坞幽。


新春有佳日,老子得闲游。


鸥为忘机下,鱼缘得计浮。

信脚村墟路,归来日未西。


波清鱼队密,风小鹊巢低。


白水初平岸,青芜亦遍犁。

雨霁山争出,泥乾路渐通。


稍从牛屋后,却过鹳巢东。


决决沙沟水,翻翻麦野风。

风阵鸦翻黑,霜林叶半丹。


筋骸欣小健,裘褐戒初寒。


代步鸡栖足,充饥鹤料宽。

野渡霜风冷,茆檐夕照明。


催科醉亭长,聚学老书生。


山果纷丹漆,村醪任浊清。

桑竹穿村巷,衡茅隔土垣。


海氛成物象,秋气肃川原。


豆芋行将熟,鸡豚亦已繁。

野水如天远,渔舟似叶轻。


飕飕风渐冷,淡淡月初生。


沙际樵苏路,篱间语笑声。

夕阳下平野,落叶满荒街。


村店卖荞面,人家烧豆䕸。


溪风透布褐,草露湿芒鞋。

扶杖村东路,秋来始此回。


寒鸦盘阵起,野菊卧枝开。


忧国丹心折,怀人雪鬓催。

鲤鱼风急系轻舟,两岸寒山宿雨收;


一抹斜阳归雁尽,白蘋红蓼野塘秋。

东南骑马出郊坰,回首寒烟隔郡城。


清涧涨时翘鹭喜,绿桑疏处哺牛鸣。


儿童见少生于客,奴仆骄多倨似兄。

西风瑟瑟草离离,惨对灵筵奠酒卮。


荆树凋残惊日晚,雁群零落入云悲。


邈焉不返游仙梦,行矣休歌薤露词。

避地东村深几许,青山窟里起炊烟。

敢嫌茅屋绝低小,净扫土床堪醉眠。

鸟不住啼天更静,花多晚发地应偏。

一别湘山今几载,盗贼纵横尔犹在。


北来铁马猎夷门,金错旗竿绕湖海。


怜我避乱荒村中,杖锡穿云穷崔嵬。

却说老残当日受了白公之托,下午回寓,盘算如何办法。
店家来报:“县里有个差人许亮求见。
”老残说:“叫他进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