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书如嘉殽要知旨,区区太冲空咏史。
百年能挂几牛角,火急编摩时亹亹。


柳家文类今无遗,可忍行事空违之。

隽永杂俎虽甚旨,何似三冬足文史。


羡子皮里西京书,议论逼人惊亹亹。


戏为语韵网所遗,人皆百能子千之。

越乡知胜楚,君去莫辞遥。


晓日鱼虾市,新霜橘柚桥。


河流通海道,山井应江潮。

窗下陈编懒更窥,还丹难染镜中丝。


后生可畏前贤远,妄校皆封老将奇。


辟谷差贤东郭乞,归耕莫待北山移。

议郎座上识郎君,窃意趋庭有异闻。


客屦今无同辈在,书灯昔与长公分。


虫冰寒暑余侵耄,萤雪光阴子尚勤。

我诗四十心不动,宠辱悠悠付春风。


圣朝湔洗诸老成,顾我衰晚名亦共。


鲁人诗书久寂寞,间壁不归书府送。

南渡年来两鬓霜,牡丹芍药但他乡。


即从江水浮淮水,便上维扬向洛阳。

不令老眼看鞓红,岂是青春不负公。


尚有扬州风物在,亦防此段并成空。

茶山老子竟成痴,漫说寻芳去不迟。


浪蕊飘残犹自可,名花落尽不曾知。

一领青蓑,一柄长镵,也是闲牵累。
归去来何处,可言归,旧家山目。
前即是知,者稀谁堪就,问津路莫将黄叶。

欲将烦暑借风宽,更起红尘上鹖冠。


拭罢只堪他日挂,不须留待故人弹。

白狼河北捷书闻,猎火千山上属云。


幕府铙歌知自草,只无王粲和从军。

东郡太守翟义公,欲嘘炎烬为长虹。


皇天未启赤符子,一寸血作千家红。


汝南殃及枯骨冢,濮阳改筑鲸鲵宫。

一百六年难老身,半刹那间隔世尘。


飞去独为华表鹤,化来双剩禹门鳞。


空教休琏歌三叟,赢得商于仅二人。

绮语场中误立身,一生涂抹费精神。


于今较得些儿子,便觉无名可借人。

说法归来卧鹫峰,钵中收得一盲龙。


似闻魔事吴门盛,休遣波旬定里逢。

师子林中大总持,何人不伏四威仪。


争如软草铺裀卧,过尽诸天两不知。

新都司马病维摩,说法虽多法不多。


若使见时无一字,曼殊何处起风波。

纵然双足畏红尘,那便菰芦老此身。


见说医无闾顶色,待君新句斗嶙峋。

李广封侯数不奇,欲翻辽海洗胭脂。


班生未上青油幕,谁勒燕然第二碑。

一曲阳关泪黯然,出门旋作剡溪船。


似怜思妇流黄泪,难向辽阳梦里传。

昼晴初解白杨哀,忽地萧骚暮响催。


不是陇头春不到,西江风送薤歌来。

杨柳摇青寒食新,十年天地一伤春。


那知郢里归魂句,元是南州絮酒人。

车门一入通家刺,遂有芳飔满坐回。


骥子汗从千里见,凤毛文自九霄来。


清标已足夸庭玉,大赋真成辨楚材。

行年旧说似东坡,鲸海于今亦再过。


儋耳三年时已久,琼山十日幸尤多。


却收老眼来观国,尚冀中原早戢戈。

苏子曾为海上仙,群龙三复绝韦编。


我今日对羲文语,却恨公书取次传。

功似赞皇犹远涉,智如鹤相亦来游。


世间万事非人力,只有安心百不忧。

尼父乘桴居九夷,管宁浮海亦多时。


古来圣贤犹如此,我泛鲸波岂足悲。

非才自丏罢钧衡,百念灰寒岂复萌。


刚道资囊上书者,不知谁继颍川生。

力小安能胜万钧,退藏深渺欲全身。


大恩不报有馀责,何必烦言浪指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