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家全盛日,台鼎何陆离。


斩鳌翼娲皇,鍊石补天维。


一回日月顾,三入凤皇池。

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


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

百战疲劳壮士哀,中原一败势难回。

朔风积夜雪,明发洲渚净。


开门望钟山,松石皓相映。


故人过我宿,未尽跻攀兴。

悠悠东去欲何之,草草西还可是归。


残日两竿荒戍远,青山满眼故园非。


江田经雨菰蒋熟,石路无风蠛蠓飞。

黄尘随马染征衣,十里江皋送客晖。


废井草荒蛙黾怒,下田沙涨芋魁肥。


解缨拂树弄清浅,横榻扫云飞翠微。

我爱金陵望不厌,独寻微径蹑晴岚。


柔桑浅草三月尾,踊塔飞楼一水南。


苒苒流云牵仿像,迟迟艳日助醺酣。

山色相衔类太行,江流东去亦浑黄。


鲈鱼鲙美招来客,鸿雁书迟梦故乡。


五斗月支何足道,一帆风便可能忘。

西庵松竹深,薄暮更微雨。


山禽不畏人,嘲哳方对语。


而余倦宦者,罢日今可数。

沧江浩渺寄星槎,望极纷纷两眼花。


但见潮头澍木杪,直疑山背落天涯。


鸱夷信得平生乐,仲御尤宜抵死夸。

寒麦田畴雪糁花,暮潮洲渚水吞沙。


凫鹥长作渔舟伴,桑柘深藏老圃家。


浊酒纵贤谁与醉,青山有价不容赊。

避雨孤篷泊柳阴,潮回溪曲稻花深。


有时白鹭窥鱼下,竟日青蛙伴我吟。


酒敌无人情落漠,云乡何处老侵寻。

沧洲不复恋鱼竿,白发那堪戴铁冠。


客路向南何处是,芦花千里雪漫漫。

漫有五车书不读,岂似一编勤过目。
痴儿鬻肆蠹鱼书,巨富牙签尘满屋。


市南水竹一亩空,平生腹笥史长公。

空色青苍寒日明,迟迟携手出柴荆。


长贫少得交游者,渐老不禁离索情。


去路浦帆当晚落,到官江草已春生。

连云台上倚阑干,着眼何妨尽日闲。


公子胸中有云梦,更须为助借江山。

项王才器固无双,秦鼎虽轻可独扛。


丰沛故人如不用,济师犹得问长江。

旌旗垓下亦堪翻,战士其如忆故园;


纵向江东收烬去,应无子弟到中原。

楚歌声里霸图空,匹马归来势自雄;


四百年余炎火断,谁知隆准一重瞳!

力拔山兮天下雄,气盖世兮乃无终。
王以天下兮三让,不然汉高无大风。

一让兮不杀沛公,鸿门不追至军中。

玉女扫天净,雍观掠江宽。
问君何事底急,夜半挟舟还。
三岛眠龙惊觉,万顷明琼碾破,凉月照东南。

争帝图王势已倾,八千兵散楚歌声。


乌江不是无船渡,耻向东吴再起兵。

黄田西望历阳城,风水萧萧数日程。


纸上陈言刊落尽,沧浪时听棹歌声。

老人白帽子青衿,二水相滋兑泽深。


易学已随丁氏去,金兰何日慰同心。

云旗庙貌拜行人,功罪千秋问鬼神。


剑舞鸿门能赦汉,船沉巨鹿竟亡秦。


范增一去无谋主,韩信原来是逐臣。

黄叶声迟风歇。
龛火夜寒明灭。
残月却多情,来照先生归辙。

偶然来赋瓦梁行,乱后欣闻醉客声。


村戍火明人指路,江城风静夜鸣钲。


对床听雨他时念,拨火哦诗此意清。

麻叶蓬蓬小麦肥,杨花风里杜鹃啼。


故园尚阻归来赋,惭愧东坡雨一犁。

只道厓门险,乌江复过之。


鸟飞犹畏坠,马度每惊危。


慷慨玉尊志,艰难杜老诗。

远度千寻岭,空瞻万里家。


畏途旋鸟道,怪石竖狼牙。


绿树飞残雨,丹崖映断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