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疋马曾为塞上游,东归几见剡川秋。


故城废市古今叹,断角残钟朝暮愁。


尺寸无功真碌碌,耄期未死转悠悠。

头颅已可知,牙齿今复落。


十步或再休,啜粥不及勺。


身依一蒲团,壁挂两芒屩。

儒生不自贵,执艺等卜祝。


诗书定何物,为汝市爵禄。


唐虞虽日远,凛凛犹在目。

老荷宽恩许退耕,丝毫无报亦何情。


民贫乐岁尚艰食,道丧异端方肆行。


党祸本从名辈出,弊端常向盛时生。

新舂赤米摘青蔬,一饱从来不愿馀。


门外久无温卷客,架中宁有热官书。


浊醪未废时时啜,短发犹须日日梳。

畴昔西游万里还,狂吟散落满人间。


买空绿水桥边酒,看遍青城县里山。


梅蕊疏疏春欲动,川云漠漠雪犹悭。

伐性戕生岂一端,暮年赢得是衰残。


齿牙零落畏大胾,毛发萧疏便小冠。


惜日每惊新历换,怯寒尚觉弊庐宽。

衰颜非复昔年朱,几过黄公旧酒垆。


成败只堪三太息,是非终付一胡卢。


连天烟草迷归梦,动地风波历畏途。

流年冉冉不容追,馀息厌厌只自知。


马革裹尸违壮志,鹿门采药卜幽期。


林蝉委蜕仙何远,巢燕成雏去已迟。

数掩芦藩常不开,饥鸦两两啄青苔。


雨来十日未成雪,岁尽一枝初见梅。


池上晚行携独鹤,灯前夜酌拨新醅。

早岁西游赋子虚,暮年负耒返乡闾。


残躯未死敢忘国,病眼欲盲犹爱书。


朋旧何劳记车笠,子孙幸不废菑畬。

茅檐住稳胜华屋,芋糁味甘如大烹。


静观万事付一默,扫空白发非黄精。


丈人祠西鹤传信,小姑山前鼍报更。

舞非得谱拍拍错,行未知津步步危。


劫石消磨会当尽,太行突兀乃可移。


清晨瓦釜煮藜粥,遥夜地炉烧豆萁。

人生百忧坐一官,况与群飞接羽翰。


两具吴牛给耕足,三间茅屋著身宽。


焄蒿凄怆会不免,简俭寂默差可安。

牺象初心岂愿才,沟中虽断不须哀。


吾生自信云舒卷,客态谁论燕去来。


夕露正看沾草棘,晨霜已见落楸槐。

楚些难招去干魂,正令舌在向谁论。


中分白日归攲枕,全付青春与杜门。


凛凛咥人愁履虎,区区染指畏尝鼋。

贫贱终身志不移,闭关涵泳赖书诗。


唐虞未远如亲见,周孔犹存岂我欺。


力学正须忘寝食,少年误计事文辞。

壮岁功名妄自期,晚途流落鬓成丝。


临风画角晓三弄,酿雪野云寒四垂。


金锁甲思酣战地,皂貂裘记远游时。

丘冢相望故旧空,放翁犹复寄沤中。


少眠危坐待窗白,得酒细倾生颊红。


虽愧蛟龙起云雨,尚胜鱼鸟困池笼。

夺璧元知价不雠,屠龙谁信本无求。


哦诗声里岁时速,忧国泪边天地秋。


已欠谢安俱泛海,况无王粲与登楼。

半世狂疏践骇机,暮年持此欲安居。


曾凭香火消前业,已筑茆茨讼昨非。


薄俗惯看翻覆手,忧心空复倒颠衣。

溪路人家尚阖扉,彊扶衰惫著征衣。


百年朝露古所叹,一棹秋风吾欲归。


楚客长号沽白璧,汉宫太息遣明妃。

晨起开门雪满簪,东岗一径得幽寻。


断云残雨岁华晚,丹实碧花秋意深。


林下已悲身老病,人间犹与俗浮沉。

发残不胜冠,齿堕欲废嚼。


譬如亭皋木,秋至叶自落。


岂惟形骸变,意气已非昨。

我欲哭穷途,所惧世俗惊。


出门复入门,掩泪且吞声。


唐虞邈难继,周孔不复生。

宦游四十年,归逐桑榆暖。


皇恩念黎老,一官犹置散。


春残桃李尽,风雨闭空馆。

阑干斗插酉,惨淡河络角。


开岁财属尔,草木忽摇落。


平生历畏涂,赤手犯蛟鳄。

我生无它长,所得静而简。


出仕三十年,不殖一金产。


四方到为家,所向不容拣。

丈夫本愿脱世鞿,丹成昼日凌空飞。


缨冠佩玉朝紫微,白银宫阙瞻巍巍。


不然万里将天威,提兵直解边城围。

荒林枭独啸,野水鹅群鸣。


我坐蓬窗下,答以读书声。


悲哉白发翁,世事已饱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