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绿树听鹈鴂,更那堪、鹧鸪声住,杜鹃声切。


啼到春归无寻处,苦恨芳菲都歇。


算未抵人间离别,马上琵琶关塞黑,更长门、翠辇辞金阙,看燕燕,送归妾。

烈日秋霜,忠肝义胆,千载家谱。


得姓何年,细参辛字,一笑君听取。


艰辛做就,悲辛滋味,总是辛酸辛苦。

东风吹水日衔山,春来长是闲。


落花狼藉酒阑珊,笙歌醉梦间。



春睡觉,晚妆残,无人整翠鬟。

萧条冬风高,吹我冠上霜。


我行岁已寒,悲汝道路长。


持以犬马心,千里不得将。

儿童闻太丘,邂逅两心投。


与汝今为伴,知吾不复忧。


园桃已解萼,沙水欲惊舟。

丁流迷沉一小炷,聚作香云散香雾。


清尊相属对花前,政是一年春好处。


海棠初试川样妆,垂丝新出濯锦江。

北阮稀相见,东园肯到无。


鞋留沙迹浅,扇答雨声疏。


新长水三尺,倒漂梅一株。

月照三更。
鹊绕南枝雁亦惊。
庾楼高兴,休教辜负今夜十分明。

江树无烟。
清辉寒影在中天。
谢池家宴,休教辜负今夜十分圆。

陌上春风久矣归,墓头衰草正迷离。


白头未抆三年泪,黄壤长埋短世悲。


忆昔追游常并辔,只今独往更题诗。

君诗飘举似鸿惊,书入扬州子弟评。


圣世由来升俊造,少年已自得声名。


六经正可三冬足,万里聊堪一日行。

吾人伯仲间,一语可物色。


气自寡所谐,穷乃足所历。


家风藐五世,不肯适人适。

少时勇游山,说山喜动色。


中年谪南方,庐阜得深历。


当时不类谪,忘腰带之适。

二鸟蒙恩岂有知,车书混一是昌期。


知君不化伊川祭,右倚门墙恐见麾。

谢公下车日,郡内一登望。


昭亭山苍苍,寒溪水瀁瀁。


句清宛微浑,三洲分细浪。

溪水今尚浅,涉马不及鞯。


岸口出近郭,野径通平田。


行行渡小桥,决决响细泉。

向来造诣极深醇,土苴浮名贵重身。


无愧里中称正士,有辞地下白先人。


大招谁识三号礼,小敛惟消一幅巾。

邵子生男四十五,弟今方邵过三年。


莫随夷甫举遗逸,且教伯温成大贤。


洛下耆英为汝喜,河南闻见待渠传。

老去光阴驶。
向西风、疏林变缬,残霞成绮。
尚喜暮年腰脚健,不碍登山临水。

叹惜三良尽,龙钟一老存。


瓜稀悲摘蔓,豆泣惜同根。


梦句空遗恨,连床不践言。

见我自乡至,欣如汝返乡。


看频疑梦寐,语杂问家常。


既及尊亲辈,不遗婢仆行。

悲哉秋也,况登山临水,黯然欲别。
千里长江流夜月,万里长城空阔。
白板船开,青枫树老,极目徒悲切。

晚来忽雨已如秋,竹枕攲眠得自由。


忽报诸郎例升进,颇容老子便归休。


人传胡虏三年旱,势合山河一战收。

匆匆北上止天津,不过西州拟未伦。


岂料京人为异客,何堪门历注亡臣。


相关岁晚馀亲友,一笑灯前孰幻真。

重来未觉雕栏改,林容褪妆微瘦。
深榭漏斜阳,转清阴闲昼。
芳株飘彩绺,已过了、上红时候。

收身何晚悔应迟,峻坂瓯臾自不知。


无泪人间甚滋味,梦亲地下尚婴儿。


苦空法喜孰真幻,无著天亲深护持。

回车念念盈眶泪,未解真为徐李哀。


从掷千冤争一恸,已空旧梦可重来。


天寒白雁江湖尽,秋老丹枫日夜催。

襟抱恢疏老更宽,笑谈终夕尽君欢。


主人更有桃花面,病眼其如隔雾看。

静处偷看肘后书,幽栖古有此人无。


绿蓑青箬非吾事,白浪狂风满太湖。

薄宦便甘旨,两载官南徐。


江山富佳致,足以为亲娱。


昆弟尽在傍,承颜欢有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