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报晴底用暮寒为,薄薄春衫横见欺。


似有如无风细甚,柳丝无赖恰先知。

翟园看梅不满眼,载酒何曾倾一盏。
空有千株半未花,欲剪一枝无可拣。


归来却登多稼亭,玉妃骤降千娉婷。

危亭俯凉囿,落叶日夜深。


佳菊独何为,开花得我心。


韵孤自无伴,香净暗满襟。

道傍小树复低枝,摘尽青梅肯更遗。


偶尔叶间留一个,且看漏眼几多时。

却缘腊雪勒孤芳,等待晴光晒麝囊。


小立树西人不会,东风供我打头香。

初开犹见蒂和心,今日来看花满林。


日照一团都是雪,更无红蜡与黄金。

绝爱西湖疏影诗,要知犹是未开时。


如今开尽浑无缝,只见花头不见枝。

春被梅花抵死催,今年春向去年回。


春回十日梅初觉,一夜商量一并开。

樱桃抛过隔墙莟,芍药丛抽刺土芽。


最是蜜蜂无意思,忍将尘脚踏梅花。

淡紫斜阳嫩碧天,一春今夕始开颜。


看山偶忘归来却,月到西廊第二间。

红红白白定谁先,袅袅娉娉各自妍。


最是倚栏娇分外,却缘经雨意醒然。


晚春早夏浑无伴,暖艳晴香政可怜。

一见此君面,荒村不是村。


斜阳与可笔,栖雀子猷魂。


客思方无那,诗愁得共论。

仰听金衣语,偶窥莺妇巢。


深穿乔木里,危挂弱枝稍。


啄抱双双子,经营寸寸茅。

金潭朝洗菊,玉甃暖滋兰。


何如玄阯水,分作墨池澜。


烟云生几席,星斗宿阑干。

今朝秾春天气。
袨服为佳耳。
人在梅根冶,暗香疏影迢递。

倚西风、徘徊骋望,细流淰淰如许。
月榭水轩临断岸,落木乱鸦无数。
谁延伫。

政是国家多事秋,渝川县尉亦风流。


吟诗不废公家事,坐使孟郊输一筹。

远山横碧一溪清,白鸟飞边落照明。


吏散庭阶一无事,绿阴亭上又诗成。

惨惨秋风吹客襟,唐人遗迹宋人吟。


浮云世事多迁变,不独此亭无绿阴。

五百年前作此亭,亭前古木绿阴清。


而今古木无存者,赖有新亭系旧名。

石田硗硗地力燥,谁种双柏已高大。


长材夭矫堪巨栋,老顶萦纡若层盖。


雪下孔翠寒不起,风中笙簧清可爱。

夹镜双池碧,花阴俯玩□。


涟漪涵石丈,升斗贷波臣。


濠濮阶前地,江湖世外身。

素质天然好,屏膏华、绝胜严妆。
先报江南信,一枝长。
憎笛韵,带伊凉。

鲛人织绡已奇诡,轻梭引丝不濡水。


何为玉人雕琢玉,亦在泠泠水泉底。


截肪磨玷既成花,盖以青铜耸而起。

墨亭先生我曾见,琴川接座陪清宴。
约略当时在盛年,如兰臭味如田面。
中年人事走天涯,别后光阴迅如箭。
着叶团青盖,开花炷宝熏。
遥知三径馥,尚隔数家闻。
但取芳菲袭,无劳灌溉勤。
杏园芳草雨霏霏,亟折千秋卷画旗。
自过清明多病酒,不知花落到荼蘼。
欲豁江南望,重登镇海楼。
林高花影细,人哄鸟声收。
朱紫衣冠盛,金兰气义投。
苍翠山林景,巍峨城上楼。
北山松已老,南亩稻将收。
陶谢诗相敌,雷陈分各投。
暂憩孤亭翠色侵,凭栏聊欲散幽襟。
石如称丈还堪拜,竹或成孙尚可寻。
回互一拳能竞秀,檀栾几个自为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