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霭霭青城云,娟娟峨嵋月。


随我西北来,照我光不灭。


我在尘土中,白云呼我归。

见说蚕丛路,崎岖不易行。


山从人面起,云傍马头生。


芳树笼秦栈,春流绕蜀城。

蜀道登天,一杯送、绣衣行客。


还自叹、中年多病,不堪离别。


东北看惊诸葛《表》,西南更草相如《檄》。

正解柴桑缆,仍看蜀道行。


樯乌相背发,塞雁一行鸣。


南纪连铜柱,西江接锦城。

昨日诏书下,求贤访陆沈。


无论能与否,皆起徇名心。


君独南游去,云山蜀路深。

士勇赴知己,义重身固轻。


尊公况有命,子得辞此行。


结庐出门去,迢迢过蛮荆。

眷言感忠义,何有间山川。


徇节今如此,离情空复然。


皇心在勤恤,德泽委昭宣。

蜀郡路漫漫,梁州过七盘。


二人来信宿,一县醉衣冠。


溪逼春衫冷,林交宴席寒。

秋风凄已寒,蜀道阻且长。


虎狼伏原野,欲济川无梁。


客从何处来,云我之西方。

禺山金碧路,此地饶英灵。


送君一为别,悽断故乡情。


片云生极浦,斜日隐离亭。

江山事若谙,那肯滞云南。


草色分危磴,杉阴近古潭。


日斜褒谷鸟,夏浅巂州蚕。

传诏收方贡,登车著赐衣。


榷商蛮客富,税地芋田肥。


云白风雷歇,林清洞穴稀。

严君将命之邛蜀,令子和家且侍行。


洛汭好山归别业,江南芳草动离情。


诗题寺壁云根润,书检松窗野色明。

粉堞连青气,喧喧杂万家。


夷人祠竹节,蜀鸟乳桐花。


酒报新丰景,琴迎抵峡斜。

关山客子路,花柳帝王城。


此中一分手,相顾怜无声。

离人丹水北,游客锦城东。


别意还无已,离忧自不穷。


陇云朝结阵,江月夜临空。

下第言之蜀,那愁举别杯。


难兄方在幕,上相复怜才。


鸟径盘春霭,龙湫发夜雷。

十方俱是梦,一念偶寻山。


望刹经巴寺,持瓶向蜀关。


乱猿心本定,流水性长闲。

有才不得试,志亦无所干。


有母不得养,法当之远官。


虽曰在民政,孝心宁得安。

春水生宜去,青天上亦难。


西江望活鲋,东海羡逃鳗。


送远自崖返,登高隔陇看。

缘云栈脚转嵯峨,使者重来叱驭过。


杜宇有冤啼夜月,女萝凭鬼护山阿。


岩深树气埋苍雾,峡窄江形束素波。

剑峰重叠抱巴天,从昔奸雄窃慨然。


白腹黄牛馀谶歇,汉家寻用五铢钱。

锦川宜共少年期,四十风情去未迟。


蚕市夜歌攲枕处,峨嵋春雪倚楼时。


休夸上直吟红药,多羡乘轺听子规。

脱白去焚黄,遥知祖德光。


墓坟乔木老,襟袖桂枝香。


回见梅含雪,归逢橘饱霜。

学道世情薄,论交谊气深。


谩怀三献玉,肯受四知金。


万里铜梁道,千篇锦水吟。

行行独出故关迟,南望千山无尽期。


见舞巴童应暂笑,闻歌蜀道又堪悲。


孤城晚闭清江上,匹马寒嘶白露时。

髫龀分携几见春,它时有恃独常颦。


何期万里漂零后,忽报三巴信息真。


素发轻安膺晚福,远怀悲喜望征人。

师言结夏入巴峰,云水回头几万重。


五月峨眉须近火,木皮领重只如冬。

空舲最险复兵书,白狗黄牛尽不如。


二峡已愁朝暮上,三巴惟见水云馀。


哀猿生长悲秋地,落木飘萧入蜀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