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实德吾应愧,浮名信所遭。


未能忘厌羡,只觉一生劳。

飘飘夜半身凌云,梦与群仙游玉京。
龙虎腾骧争引导,侍童罗络甘逢迎。
绛幡羽扇前驱列,宝盖华旗助旌节。

犹恨溪堂浅,更穿修竹林。


高人不畏虎,避世已无心。


隐几颓如病,忘言兀似喑。

终南太白横翠微,自我不见心南飞。


行穿古县并山麓,野水清滑溪鱼肥。


须臾渡溪踏乱石,山光渐近行人稀。

爱惜肯将同宝玉,喜欢应胜得王侯。


弄璋诗句多才思,愁杀无儿老邓攸。

洞房门上挂桑弧,香水盆中浴凤雏。


还似初生三日魄,嫦娥满月即成珠。

断崖幽洞白云深,缥缈仙槎无古今。


飞下一峰相劳苦,却疑天外有知音。

闲泛晴波唼绿萍,却冲微雨傍烟汀。


会稽内史如相遇,换取黄庭一卷经。

予有山林期,荏冉风尘际。


高秋送将归,神往迹还滞。


回车当盛年,养疴非遁世。

求田问舍太迟生,栋宇才逢眼便明。


凭仗经营须占早,连墙只恐负柴荆。

一接深言一点头,离骚致处未为幽。


不嫌坏路容连步,且欲他年作旧游。


翰墨抑扬虽已晚,林泉栖止会终收。

德公期我此联裾,独舍扁舟断梦初。


穗帐一灯如晤语,泪痕空对两龙驹。

五月秘府始暴书,一日江君来约予。


世间难有古画笔,可往共观临石渠。


我时跨马冒热去,开厨发匣鸣钥鱼。

万顷烟波百尺丝,禅家宗旨有谁知。


自嫌固陋如高叟,却为僧笺把钓诗。

自昔吴僧标致清,经禅之外有诗名。


士衡止在东家住,恨不同听鹤唳声。

诚和尚昔挂孤帆,圭上人今架小庵。


老去身无安顿处,挑包便拟作禅参。

早年丧乱曾尝过,复壁为佣。
城旦为舂,儿女宵啼贼火红。


回头三十年前事,笺恳天公。

杜陵诸弟飘零甚,几阵离鸿。
捩影长空,燕市梁园类转篷。


后湖一雁尤酸楚,竟逐晨风。

今年明月无情甚,偏向江东。
只照军容,不放银花万树红。


凤城飞下征南骑,一片刀弓。

何人又唱安公子,汉苑烟浓。
魏寝霜封,{犭气}岭蛮乡一万重。


雪消巴蜀添春水,谁驾艨艟。

老貌非前日,清吟似旧时。


已无藏酒妇,幸有读书儿。


连岁修茅屋,三秋绕菊篱。

破铛长拾鹊巢柴,忽枉行厨向此开。


笑引醇醪对公瑾,悲生寒食哭之推。


竹书劫傍浑应烬,花雨天愁亦懒裁。

漫郎与世苦不偶,俶傥如公世安有。


平生学书笔似锥,晚岁得州大如斗。


淮西道院长江边,天公付与公高眠。

代有尚书能识履,里多乔木总推林。


传来凤羽寻常物,别采龙唇大始音。


小语时时霏屑玉,新编字字比南金。

消渴文园竟若何,霅川秋色卧游过。


门前旧客随金尽,镜里新愁上鬓多。


空观不妨天女侍,小词犹要雪儿歌。

万里谪官来海峤,眼中衲子见绝少。


方袍圆顶动成群,与俗不同只其表。


琮师乃是雷阳人,遍历丛林参学饱。

番直同遥夜,严扃限几重。


青编书白雀,黄纸降苍龙。


北极丝纶句,东垣翰墨踪。

奇礓巑岏倚秋江,俗眼过几多所忽。


风霜锻鍊愈坚重,怒浪喷激不可没。


富春山人好尚古,见此便以作吾物。

郑谷题诗处,荒凉不复知。


使君来问日,景物欲归时。


崖巘供清溜,亭台绕翠漪。

唤起赤龙耕玉池,池边龙虎自交驰。


周天一毂三十辐,十二楼前看雪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