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欲雪既雪复未雪,短衣数挽从百结。
横溪过涧起轻冰,举首长歌时叫绝。
莽莽岁寒残腊月,梅花前村后村发。
新符旧历。
交割新年馀七日。
谁识春华。
广殿泬寥边,鸣靴趁静鞭。
中霄黄道直,诸御锦袍鲜。
夜雨尘如洗,秋槐影尚圆。
玄冬尚闭藏,游子戒远涂。
出门少人迹,霜露沾衣裾。
强颜辞老亲,低首恋蓬庐。
儿时喜,最喜是新年。
灯样又添慈母画,柑香常侍祖庭筵。
箫鼓上元天。
星野涵辉,云峰环翠。
南园迎腊开梅蕊。
瑶台仙子笑相逢,金钗行里拼沉醉。
雪行嵩岭岁华新,又作残年踏雪人。
茅屋画檐俱富贵,稚松枯木总精神。
哦诗未怕寒生粟,举酒惟知暖欲春。
何事隆冬震地雷,天公补过令方回。
玉装庭树三番白,花间江梅六出开。
岂止为民除瘴疠,且欣无地不琼瑰。

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
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

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

挥手东门别,朱颜鬓未霜。


至今如梦寐,未信有存亡。


后事书千纸,新坟天一方。

才贤世有几,廊庙忍轻遗。


公在不早用,人今方见思。


故山松郁郁,旧史印累累。

灯烬不挑垂暗蕊,炉灰重拨尚馀薰。


清风欲发鸦翻树,缺月初升犬吠云。


闭眼此心新活计,随身孤影旧知闻。

南溪得雪真无价,走马来看及未消。


独自披榛寻履迹,最先犯晓过朱桥。


谁怜屋破眠无处,坐觉村饥语不嚣。

百日归期恰及春,馀年乐事最关身。


出门便旋风吹面,走马联翩鹊啅人。


却对酒杯疑是梦,试拈诗笔已如神。

平生文字为吾累,此去声名不厌低。


塞上纵归他日马,城东不斗少年鸡。


休官彭泽贫无酒,隐几维摩病有妻。

即看燕子入山扉,岂有黄鹂历翠微。


短短桃花临水岸,轻轻柳絮点人衣。


春来准拟开怀久,老去亲知见面稀。

寒轻市上山烟碧,日满楼前江雾黄。

负盐出井此溪女,打鼓发船何郡郎。

新亭举目风景切,茂陵著书消渴长。

今朝腊月春意动,云安县前江可怜。


一声何处送书雁,百丈谁家上水船。


未将梅蕊惊愁眼,要取楸花媚远天。

今岁日馀二十六,来岁年登六十二。


尚不能忧眼下身,因何更算人间事。


居士忘筌默默坐,先生枕曲昏昏睡。

案头历日虽未尽,向后唯残六七行。


床下酒瓶虽不满,犹应醉得两三场。


病身不许依年老,拙宦虚教逐日忙。

腊月风和意已春,时因散策过吾邻。


草烟漠漠柴门里,牛迹重重野水滨。


多病所须唯药物,差科未动是闲人。

腊雪瑞丰登,春雨相发生。


二者皆可贺,爱此打窗声。


披衣起静听,萧萧乱疏更。

新春尚七日,小雨暗江城。


茆檐夜点滴,已作春雨声。


轻黄上柳枝,嫩绿抽菊萌。

江水来自蛮夷中,五月六月声摩空。


巨鱼穹龟牙须雄,欲取阛市为龙宫。


横堤百丈卧霁虹,始谁筑此东平公。

夜来一雪苦匆匆,千里浓云忽扫空。


换得月明良不恶,未须过计虑蝗虫。

夜来急雪打船窗,今夜推窗月满江。


堪恨无情一枝橹,水禽惊起不成双。

城南小陌又逢春,只见梅花不见人。


玉骨久成泉下土,墨痕犹锁壁间尘。

路近城南已怕行,沈家园里更伤情。


香穿客袖梅花在,绿蘸寺桥春水生。

河滨古驿辟重门,雉兔纷纷黍酒浑。


吾辈岂应徒醉饱,会倾东海洗中原。

并辔徐驱百里中,云开太华翠摩空。


是间合有神灵在,七十馀年堕犬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