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绵竹东西隅,千峰势相属。


崚嶒压东巴,连延罗古蜀。


方者露圭角,尖者钻箭簇。

蜀地从来胜,棠梨第一花。


更应无软弱,别自有妍华。


不贵绡为雾,难降绮作霞。

袅袅复盈盈,何年坠玉京。


见人还道姓,羞客不称名。


故事谙金谷,新居近石城。

有士当今重,忘情自古稀。


独开青嶂路,闲掩白云扉。


石累千层险,泉分一带微。

洒密蔽璇穹,霏霏杳莫穷。

迟于雨到地,疾甚絮随风。

四野苍茫际,千家晃朗中。

分阃兼文德,持衡有武功。


荆南知独去,海内更谁同。


拔地孤峰秀,当天一鹗雄。

雨冻轻轻下,风乾淅淅吹。


喜胜花发处,惊似客来时。


河静胶行棹,岩空响折枝。

泽国瞻遗庙,云韶仰旧名。


一隅连障影,千仞落泉声。


老狖寻危栋,秋蛇束画楹。

北风吹零雨,冬热雪不作。


二仪黯澹交,百川莽回薄。


沙霾翳白昼,远望何由豁。

岂是乘桴客,栖栖鄂水阳。


故人多放斥,吾道转凄凉。


宠辱今如此,沈忧不可忘。

乾化昭于穆,炎明浃世仁。


涵濡存一德,覆载表英臣。


伊昔称专柄,公才独迈伦。

尧历方归圣,虞琴始就声。


不先惟帝飨,孰见事天明。


谷旦诹阳复,鸿仪备吉行。

内阁门清晓,中天对迩臣。


唐虞遗典在,河洛奥书陈。


二圣勤劳旧,千龄矩法新。

至矣君严父,其惟祀配天。


明堂兹有法,路寝复申虔。


礼简刊前误,图新焕昔传。

大飨无先祫,精祠贵必躬。


历朝疑未讲,旷典属今崇。


良月稽冬孟,容台访礼中。

圣飨申精意,灵心察至虔。


因知斋次雪,为显祭时天。


清庙陈丰洁,中坛致吉蠲。

师弟恩三纪,君臣谊百年。


哀音腾粤地,老泪洒吴天。


杀气南条急,妖氛北户缠。

夫子东吴秀,闻鸡早着鞭。


诗名原在杜,利器必归燕。


宰著神明号,家藏锦绣篇。

皇祖辽太祖,奕世功德积。


弯弓三百钧,天威威万国。


一旦义旗举,中原如卷席。

当年职都水,曾不入其门。


德重文章杰,年高道义尊。


虽闻传国士,恨不识王孙。

兑爻符太一,天相忝文昌。


泛海难追蠡,封留欲学良。


秽形伴珠玉,朽木厕松樟。

昔我学鼓琴,豪气凌青天。


轻笑此小技,何必师成连。


宝架翻旧谱,对谱寻冰弦。

尚记承平日,为学体自强。


经书兴我志,功业逼人忙。


蛰窟长思震,葵心本慕阳。

唐室承平久,遗贤不遁藏。


罗纨桑幄腻,饼饵麦畴香。


马牧初蕃息,民编莫校量。

我爱张公子,丁年密退藏。


施为宜法则,议论自馨香。


元气却不死,深陂岂可量。

壮年多轗轲,晚节叹行藏。


故国颓纲秽,新朝明德香。


雄材能预算,大略固难量。

群山走沧海,南戒开越门。
峨峨观察使,坐镇潮梅循。


驻节古揭阳,一官清而尊。

西北有浮云,白白澹将坠。
安知东南望,有海乃无地。


海气秋昏昏,天星为易次。

明月出南斗,西园秋气清。
官闲自课儿,渊渊夜读声。


维公有佳儿,卓荦人中英。

东坡谪岭外,诗境益奇绝。


公虽度岭来,非谪乃持节。


诗境与之同,意态雄且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