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芙蓉着花已烂熳,浊酒弹琴聊少停。


数声别鹄隔江渚,一醉秋天空玉瓶。


况当宾客欲行迈,忍使风雨即飘零。

年年团扇怨秋风,愁绝宝杯空。


山下卧龙丰度,台前戏马英雄。



而今休矣,花残人似,人老花同。

黜官自西掖,待罪临下阳。


空积犬马恋,岂思鹓鹭行。


素多江湖意,偶佐山水乡。

西溪先生刘夫子,个是国士天下士。


家庭孝友春里风,义气高寒秋后水。


艮斋荐书叫九关,重华表闾上半天。

绍兴廉吏谁第一,君家郎罢真无匹。
腰缠墨绶不请钱,妻啼儿号穷刮骨。


清无人知有天知,四囝三个攀桂枝。

秋热连宵睡不成,移床换枕到天明。


今宵不热还无睡,却为宫檐泻雨声。

今年秋暑更禁它,无计商量奈热何。


一霎飘萧凉一日,雨来销得几多多。

独直南宫午独吟,祥云淡淡竹阴阴。


小风慢落鹅黄雪,看到槐花一寸深。

此君见我眼犹青,笑我吟髭雪点成。


忆昔与君同舍日,听渠将雨作秋声。


夜来递宿三更悄,叶底春寒一倍生。

孤坐南宫悄,桃花故故红。


晴曛半脸日,寒惨数须风。


昔岁山村里,春光痛饮中。

十日九奔命,同行半倦游。


出城愁不早,思子悔何由。


脚底已衡岳,眼中犹橘洲。

我岂登名晚,今仍作吏卑。


文能追古作,子未要人知。


取第真成漫,危言良独奇。

三径荒凉独掩门,故人车马过相存。


长安此去无千里,浊酒何妨尽一尊。


共说渊源非曩日,好披肝胆奉明恩。

暝色起烟阁,沈抱积离忧。


况兹风雨夜,萧条梧叶秋。


空宇感凉至,颓颜惊岁周。

江乡卜筑又城皞,春去秋来似雁臣。


总是寂寥扬子宅,如何更有问奇人。

柳色春阴重。
东风力,快将云雁高送。
书檠细雨,吟窗乱雪,井寒笔冻。

鸣佩随鹓鹭,登阶见冕旒。


无能裨圣代,何事别沧洲。


闲夜贫还醉,浮名老渐羞。

北陆冰初结,南宫漏更长。


何劳却睡草,不验返魂香。


月隐仙娥艳,风残梦蝶扬。

积旬留省署,容易度春华。


芳草踏青晚,长楸行乐赊。


云疏时送雨,风细暗飞花。

有钱可买沧浪景,无术能还梦幻身。


一段江山寄愁绝,百年不见两诗人。

半路袖回攀桂手,一生才遂买山心。


要知此老风流处,来向刘郎吟处吟。

敝签榜米聊因展,楮墨依微却难辨。


皴肤断理慨尘番,涣迹漓踪认馀前。


想从潘谷试烟华,惜去曾闻用之浅。

寓直事非轻,宦孤忧且荣。


制承黄纸重,词见紫垣清。


晓霁庭松色,风和禁漏声。

春江聚网万鱼急,渔人相欢鱼相泣。


负薪深山何处樵,利害相乘不相及。


海鸥冥冥秋影微,黄叶江南一棹归。

南宫山人何俊奇,小窗睡起凉云飞。


野棠秋早霜子熟,枯木叶高蜡嘴肥。


满前累累甘尔口,正犹痴心落人手。

书来彩笔纵横甚,此日春干气象高。


燕市总先骐骥骨,谢家殊有凤凰毛。


灯分太乙初携杖,锦夺东方旧赐袍。

见说贤书有著声,词场吾党日峥嵘。


一枝肯作寻常桂,尺璧能偿十五城。


往嗣东吴元秀出,深源今代岂虚名。

筵上诗题共笔床,樽前酒兴话高阳。


心清自觉官曹简,院静先知节候凉。


南国少年推贵重,东堂前辈让贤良。

古之画法不复见,六朝人物留遗谱。


后来山水出新意,二李三王差可睹。


洪谷之后有关仝,营丘浑雄独造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