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家住东吴近帝乡。
平生豪举少年场。
十千沽酒青楼上,百万呼卢锦瑟傍。

史君忧民出至诚,欲晴未晴天所矜。


白衣老人无逢迎,香火未收东方明。


指挥六龙扶日行,群阴卷尽见太清。

殷勤剩作送梅诗,撚断霜髭不为棋。


只恐苦吟令太瘦,个中风味有谁知。

广平援笔赋梅花,富艳清便底死夸。


况有西湖隐君子,句中能道影横斜。

当年玉辇侍端门,岂意风尘四海奔。


正恐溪山太寥落,也将灯火照黄昏。


月华清切人千里,曲调凄凉酒一樽。

草木冻死山中村,惟有梅花解返魂。


弱植孤根傲霜霰,玉奴终不负东昏。

云裳缟带步摇冠,谁遣瑶姬下广寒。


默侍先生浑不语,风枝时听佩珊珊。

小轩幽槛最相宜,对酒难禁绰约姿。


莫讶落英飘万点,待看青子缀疏枝。

萧疏竹外袅烟梢,清浅溪流映小桥。


不似僧房静中看,月明风细夜寥寥。

天生丽质绝尘埃,肯把胭脂漫污腮。


幸有清香过于雪,对人何止白皑皑。

山路相逢若有情,折来书幌愈轻明。


何须更道能调鼎,小啄微酸已解醒。

疏篱烟雨数枝斜,行路于今五见花。


又向闽山和月摘,坐令流寓叹年华。

超然标格冠群芳,妙质天教彻骨香。


烂熳开时何足道,最怜新蕊半涂黄。

坐来寒谷变阳春,雪里开花若有神。


多作新诗咏尤物,知君最是爱花人。

傍雨移梅趁小寒,探春几度独凭栏。


不知冷淡缘何事,偏得幽人带笑看。

枝头数点雪初残,折置冰壶分外寒。


烟蕊轻盈未全拆,国香暗淡已欺兰。

道人宴坐得圆通,妙观年来等色空。


结习已销花不染,何妨镶丽伴衰翁。

天欲春光一点回,素英先识化工裁。


恼人不作铅华态,愿下当年玉镜台。

夜寒月影照虚廊,境寂心清发妙香。


藜藿山林有馀乐,未应肉食念华堂。

烟霞绚彩染幽岩,紫翠葱茏云木参。


幸有幽人共清赏,岂惟风月友成三。

渡水扪萝款石扉,杖藜同著旧缁衣。


犹嫌林下諠僮仆,欲学孤云野鹤飞。

岩窦嵌空南宝花,玲珑楼阁衲僧家。


兴来结客穷幽讨,冲破晴山几段霞。

小院深明别有天。
花能笑语柳能眠。
雪肌得酒于中暖,莲步凌波分外妍。

不辞扶病触春寒,及此新晴一日闲。
云外经年见双阙,马头乘兴数前山。
清泉细酌巉岩上,佛窟同探紫翠间。
南郡开边古上流,君王侧席用嘉谋。
壮怀何止入云梦,雄略行看半九州。
风劲鼓声连岸动,雪晴江影与天浮。
味道苏仙井,言归鬓尚青。
仅周新甲子,还仰旧仪刑。
秘殿欣疏宠,华钟待勒铭。
制邑腾嘉誉,升平遂一州。
雍容持从橐,慷慨动宸旒。
相业看调鼎,兵机久运筹。
竹里疏枝总是梅。
月白霜清,犹未全开。
相逢聊与著诗催。
秋霖喜新霁,裹饭山中游。
遥指大夫桥,闲泛野人舟。
追随得胜客,雅趣同沧洲。
飞盖满南园,想见八仙遥集。
几树海棠开遍,正新晴天色。
休辞一醉任扶还,衣上酒痕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