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谁道破愁须仗酒,酒醒后,心翻醉。


正香销翠被,隔帘惊听,那又是、点点丝丝和泪。


忆剪烛幽窗小憩,娇梦垂成,频唤觉一眶秋水。

初梦龙宫宝燄然,瑞霞明丽满晴天。


旋成醉倚蓬莱树,有个仙人拍我肩。


少顷远闻吹细管,闻声不见隔飞烟。

新春尚七日,小雨暗江城。


茆檐夜点滴,已作春雨声。


轻黄上柳枝,嫩绿抽菊萌。

老态龙钟疾未平,更堪俗事败幽情。


纱幮笛簟差堪乐,且听萧萧暮雨声。

发已成丝齿半摇,灯残香尽夜迢迢。


天河不洗胸中恨,却赖檐头雨滴消。

绕檐点滴如琴筑,支枕幽斋听始奇。


忆在锦城歌吹海,七年夜雨不曾知。

少年交友尽豪英,妙理时时得细评。


老去同参惟夜雨,焚香卧听画檐声。

少年听雨歌楼上,红烛昏罗帐。
壮年听雨客舟中,江阔云低、断雁叫西风。


而今听雨僧庐下,鬓已星星也。

风绣幕,雨帘栊,好个凄凉时候。
被儿里,梦儿中,一样湿残红。


香焰短,黄昏促,催得愁魂千簇。

花梦滑,杏丝飞。
又在冷和风处。
合欢被,水晶帏。

雨到中宵寂不鸣,只闻风拂树梢轻。


瓦沟收拾残零水,并作檐间一滴声。

归舟昔岁宿严陵,雨打疏篷听到明。


昨夜茅檐疏雨作,梦中唤作打篷声。

诗问池堂春草梦,何如风雨对床诗。


三薰三沐事斯语,难弟难兄此一时。


为母静弹琴几曲,遣杯同举酒千卮。

悄悄窗户暗,青灯读残书。

忽听疏雨落,稍知凉气初。

披襟聊自适,掩卷方踌躇。

沈沈苍山郭,暮景含馀清。


春霭起林际,满空寒雨生。


投装即虚馆,檐响通夕鸣。

刀笔常时箧笥盈,斋祠今喜骨毛清。


与君此日俱无事,共爱寒阶滴雨声。

窗外捎溪雨响。
映窗里、嚼花灯冷。
浑似潇湘系孤艇。

堆枕香鬟侧。
骤夜声、偏称画屏秋色。
风碎串珠,润侵歌板,愁压眉窄。

四檐密密又疏疏,声到蒲团醉梦苏。


恰似秋眠天竺寺,东轩窗外听跳珠。

倚危阑、半阴斜日,野云窗外飞起。
山楼乍满西风冷,襟袖暗沾烟水。
云际里。

窗前新种绿芭蕉。
夜雨声声枕上敲。
困不处眠转寂寥。

招鹤山空衿佩散,至今复以格名轩。


礼诗学已先传子,性理书犹密付孙。


程氏必须通一件,申公云不在多言。

共极堂中听雨楼,谁知华扁有源流。


追攀应物并和仲,友爱全真与子由。


老监情尤钟冢嗣,放翁语亦本前修。

半夜思家睡里愁,雨声落落屋檐头。


照泥星出依前黑,淹烂庭花不肯休。

秋庭听雨断人声,凉入衣裾秋意生。


临水登山送归语,怜君解有许多情。

潇潇残雨入深更,半洒疏窗半拂楹。


芳草池塘应有梦,落花庭院不胜情。


听疑野寺昏钟远,望忆江船夜火明。

小雨江天倍渺茫,翩然有客度鸣榔。


坐来知己忘觞薄,话到英雄看剑长。


残角分明悲渤海,孤篷辗转忆潇湘。

知时润物最关心,不作珠帘暮卷吟。


龙过惊回攲枕梦,檐声点点是商霖。

骚骚从何来,高树暗淅沥。


飒飒未云已,虚檐微点滴。


□□忽遽作,稍疏仍骤密。

雨声更霰雪,昏听达清晨。


自笑能吟客,常为不寐人。


絮寒勤拭涕,箦响惧翻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