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津桥东北斗亭西,到此令人诗思迷。


眉月晚生神女浦,脸波春傍窈娘堤。


柳丝袅袅风缫出,草缕茸茸雨剪齐。

上阳宫里晓钟后,天津桥头残月前。


空阔境疑非下界,飘飖身似在寥天。


星河隐映初生日,楼阁葱茏半出烟。

官桥晴雪晓峨峨,老尹行吟独一过。


紫绶相辉应不恶,白须同色复如何。


悠扬短景凋年急,牢落衰情感事多。

宿雨洗天津,无泥未有尘。


初晴迎早夏,落照送残春。


兴发诗随口,狂来酒寄身。

虏马崩腾忽一狂,翠华无日到东方。


天津西望肠真断,满眼秋波出苑墙。

清洛象天河,东流形胜多。


朝来逢宴喜,春尽却妍和。


泉鲔欢时跃,林莺醉里歌。

漳水悠悠向北流,征人日夜驾南州。


行来忽尽三千里,又下扬州望越州。

美女出东邻,容与上天津。


整衣香满路,移步袜生尘。


水下看妆影,眉头画月新。

津馆苍茫别未曛,满檐秋色为思君。


风生积海连山雾,月落长河半树云。


欲睡动寻千日酒,怜香真惜十年薰。

芝盖久稀疏,暮云空坱北。


千年旧都城,一片闲宫阙。


禁籞尚连延,觚棱犹巀嶭。

溪翁昨晚步天津,步到天津伫立频。


洛水只闻煎去棹,西风唯解促行人。


山川惨淡笼寒雨,楼观参差锁暮云。

洛阳城里任西东,二十年来放尽慵。


故旧人多时款曲,京都国大体雍容。


池平有类江湖上,林静或如山谷中。

重谢诸公为买园,买园城里占林泉。


七千来步平流水,二十馀家争出钱。


嘉祐卜居终是僦,熙宁受券遂能专。

名园相倚洛阳春,巷陌无尘罗绮新。


何处青楼隔桃李,乐声时复到天津。

洛阳宫殿锁晴烟,唐汉以来书可传。


多少升沉都不见,空馀四面旧山川。

了生始可言常事,知性方能议大猷。


只此长川无昼夜,为谁驱逼向东流。

郏鄏城中同德友,凤凰楼下会中秋。


芳樽倒尽人归去,月色波光战未休。

云无一缕干明月,桥有千寻卧渌波。


料得人间无此景,中秋对月兴如何。

前朝无限贵公卿,后世徒能记姓名。


唯此天津桥下水,古今都作一般声。

隋唐而下贵公卿,近世风波走利名。


借问天津桥下水,当时湍急作何声。

着身静处观人事,放意闲中鍊物情。


去尽风波存止水,世间何事不能平。

绕堤杨柳轻风里,隔水楼台细雨中。


酒放半醺重九后,此时情味更无穷。

三千里外名荒服,一百年来号太平。


争似洛川无事客,何须列土始为荣。

名利从来本任才,行人不用苦相猜。


壶中日月长多少,闲步天津看往来。

溪边闲坐眼慵开,波射长堤势欲摧。


多少水禽文彩好,几番飞去又飞来。

水流任急境常静,花落虽频意自闲。


不似世人忙里老,生平未始得开颜。

堤边草色长芊芊,陌上行人自往还。


渌水欲净不得净,春风未放柳条闲。

去年桥上凭栏人,今岁桥边骑马身。


桥上桥边不知数,于今但记十三春。

渌水悠悠际碧天,平芜更与远山连。


白头老叟心无事,闲凭栏干看洛川。

烟树尽归秋色里,人家常在水声中。


数行旅雁斜飞去,一簇楼台峭倚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