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桧如幢翠接连,山茶作塔绿萦缠。


山僧相识浑相忘,不到山中十五年。

小溪曲曲乱山中,嫩水溅溅一线通。


两岸桃花总无力,斜红相倚卧春风。

破雨游山也莫嫌,却缘山色雨中添。


人家屋里生松树,穿出茅檐却覆檐。

住山何敢望他僧,只是游山也不曾。


可惜一条杉桧路,都将湿了不教行。

笋舆冲雨复冲泥,一径深深只觉迟。


孤塔忽从云外出,寺门渐近报侬知。

游山不合作前期,便被山灵圣得知。


只等五更倾一雨,三更犹是月明时。

竺国古招提,飞甍碧瓦齐。


林深忘日午,山迥觉天低。


琪树殊方色,珍禽别院啼。

峰前峰后寺新秋,绝顶高窗见沃洲。


人在定中闻蟋蟀,鹤从栖处挂猕猴。


山钟夜渡空江水,汀月寒生古石楼。

晨登天竺山,山殿朝阳晓。


厓泉争喷薄,江岫相萦绕。


直上孤顶高,平看众峰小。

溪长山几重,十里万株松。


秋日下丹槛,暮云归碧峰。


树栖新放鹤,潭隐旧降龙。

羽客炼丹井,井留人已无。


旧泉青石下,馀甃碧山隅。


云朗镜开匣,月寒冰在壶。

夜向灵溪息此身,风泉竹露净衣尘。


月明石上堪同宿,那作山南山北人。

黄昏投古寺,深院一灯明。


水砌长杉列,风廊败叶鸣。


山云留别偈,王事速归程。

勤本小家数,韩欧大秀才。


二公需作料,勾入集中来。

僧句多枯槁,舟公锦绣堆。


如何涉吾地,咄咄逼人来。

寥昔十年字,新今百八篇。


男儿自传世,何必托彼传。

无尽谈空学,纵横胆似天。


如何兜率说,不肯许他禅。

浪说无文字,楞伽面壁看。


元来有怀挟,一世被粗瞒。

手写八诗寄,耳聋三日惊。


何须论句法,年自让吾兄。

西南山最胜,一界是诸天。


上路穿岩竹,分流入寺泉。


蹑云丹井畔,望月石桥边。

晓原霜重俊鹰肥,一席归风路不迷。


林下会徒从雾合,海边停梵见潮低。


霜篮烹茗寻前圃,雨屐粘苔认故蹊。

一宵何期此灵境,五粒松香金地冷。


西僧示我高隐心,月在中峰葛洪井。

山光物态弄春晖,莫为轻阴便拟归。


纵使晴明无雨过,入云深处亦沾衣。

江寺名天竺,多居蹑远踪。


春帆依柳浦,轻履上莲峰。


禅子兼三隐,空书共一封。

山顶东西寺,江中旦暮潮。


归心不可到,松路在青霄。

顾影良堪笑,胡为八尺长。


苍颜抗尘土,饿喙说兴亡。


竹雨先秋爽,松风生夜凉。

好山看不了,遂借上方眠。


酒渴倾花露,诗清泻涧泉。


生无适俗韵,老欲结僧缘。

扬帆三竺涘,弭锡五羊城。


黑人初以涉,琉球次所经。


波弧十五兆,日矢九千嬴。

起念断然有爱,留情必定生灾。
灵明何事辨三台?行满自归元海。
不论成仙成佛,须从个里安排。

昔年访月寒溪头,霜高酒劣棱生裘。


溪僧辍寝从吾幽,共移不系渔人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