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凭君说与埋轮使,速寄长松作解嘲。


无复青黏和漆叶,枉将钟乳敌仙茅。

莫道长松浪得名,能教覆额两眉青。


便将径寸同千尺,知有奇功似茯苓。

春来有色闇融融,先到诗情酒思中。


柳岸霏微裛尘雨,杏园澹荡开花风。


闻君独游心郁郁,薄晚新晴骑马出。

南庄胜处心常忆,借问轩车早晚游。


美景难忘竹廊下,好风争奈柳桥头。


冰消见水多于地,雪霁看山尽入楼。

洛川汝海封畿接,履道集贤来往频。


一复时程虽不远,百馀步地更相亲。


朱门陪宴多投辖,青眼留欢任吐茵。

七子论诗谁似公,曹刘须在指挥中。


荐衡昔日知文举,乞火无人作蒯通。


北极楼台长挂梦,西江波浪远吞空。

东都放榜未花开,三十三人走马回。


秦地少年多酿酒,已将春色入关来。

南宫词客寄新篇,清似湘灵促柱弦。


京邑旧游劳梦想,历阳秋色正澄鲜。


云衔日脚成山雨,风驾潮头入渚田。

三日春风已有情,拂人头面稍怜轻。


殷勤为报长安柳,莫惜枝条动软声。

东去长安万里馀,故人何惜一行书。


玉关西望堪肠断,况复明朝是岁除。

四海飘蓬客舍边,几多云水与风烟。


绝无膂力驱长辔,空有孤忠誓大川。


参井忽随征马上,斗牛应挂故山前。

不日即登坛,枪旗一万竿。


角吹边月没,鼓绝爆雷残。


中国今如此,西荒可取难。

玉勒侍行襜,郗超未有髯。


守儒轻猎骑,承诲访沈潜。


云势将峰杂,江声与屿兼。

忆陪金盏醉红颜,回首风光杳霭间。


老去未忘三级浪,近来频梦八重关。


云烟旧路到何日,灯火虚堂真似山。

为政为人渐见心,长才聊屈宰长林。


莫嫌月入无多俸,须喜秋来不废吟。


寒雨旋疏丛菊艳,晚风时动小松阴。

无学又无谋,胸中一向虚。


枯肠欢饮酒,病眼怕看书。


洛浦轻风里,天津小雨馀。

清中悟彻祥中瑞。
堪做风仙端的裔。
广收白雪与黄芽,锻炼神丹烹鼎沸。

何须求富并求贵。
不必文章如白侍。
研穷性命好生涯,保惜根源真活计。

洞中日月无朝夕。
晃朗云衢通宝陌。
上明紫脑承三清,下照黄河常五色。

君乐山,予乐水。
乐水乐山,算来何济。
都不如、净意清心,炼冲和真气。

奇哉慧剑,无影无形。
纯钢斩铁截钉。
劈碎恩山,斫断爱欲尘情。

长思仙。
长思仙。
思忆长春子最贤。

达贤贵贞隐,常惧迹不灭。


遂与永公期,遗身坐林樾。


华轩何辚辚,为我到幽绝。

白璧尝遭按剑疑,古来投分要相知。


惊人未有平生句,绝妙空贻幼妇词。


我亦去为庐阜客,君应多寄辋川诗。

劝人行善,自做修行,两般于道相宜。
须避俗中乡土,且要相违。
妙药沈疴救护,更不择、贵贱高低。

处端稽首,上覆刘仙,一别倏忽三年。
每遇临风对月,思渴高贤。


忽尔遽承教字,方就审、法候安然。

百忧攻心成白首,不少自宽死已久。


我初作郡犹未贫,□□比□□□□。

此公出世使人惊,道眼看来却未曾。


政尔雪峰千百众,澹然云水一孤僧。


不妨诗笔作佛事,已用茗瓯传祖灯。

爱汝名隐复名通,片言能生四座风。


长干花月正眼底,石湖云树来胸中。


鸟还久矣陶彭泽,禽戏翛然张长公。

秋空如练瑞云明,天上人间莫问程。


丹凤词头供二妙,金銮殿角直三清。


方瞻北极临星月,犹向南班滞姓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