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太守亲从千骑祷,神翁远借一杯清。


云阴黯黯将嘘遍,雨意昏昏欲酝成。


已觉微风吹袂冷,不堪残日傍山明。

山川与城郭,漠漠同一形。


市人与鸦鹊,浩浩同一声。


此阁几何高,何人之所营?


侧身送落日,引手攀飞星。

天宫阁上醉萧辰,丝管闲听酒慢巡。


为向凉风清景道,今朝属我两三人。

三髽初得牧牛童,两扇新成钓舸篷。


偶访野僧过射的,却冲微雨上樵风。


登山未减青鞋兴,到手俄惊绿酒空。

经年都洛与君交,共许诗中思最豪。


旧社更谁能拥鼻,新秋有客独登高。


径兰欲谢悲零露,篱菊空开乏冻醪。

时暇陟云构,晨霁澄景光。


始见吴都大,十里郁苍苍。


山川表明丽,湖海吞大荒。

芳节欲云晏,游遨乐相从。


高阁照丹霞,飗飗含远风。


寂寥氛氲廓,超忽神虑空。

下盘空迹上云浮,偶逐僧行步步愁。


暂憩已知须用意,渐来争忍不回头。


烟中树老重江晚,铎外风轻四境秋。

满槛山川漾落晖,槛前前事去如飞。


云中鸡犬刘安过,月里笙歌炀帝归。


江蹙海门帆散去,地吞淮口树相依。

峥嵘古寺阁,苍山插晴檐。


少室出天外,巍巍何尊严。


王都在其下,风露国所沾。

闰月再重阳,仙舆历宝坊。


帝歌云稍白,御酒菊犹黄。


风铎喧行漏,天花拂舞行。

香阁临清汉,丹梯隐翠微。


林篁天际密,人世谷中违。


苔石衔仙洞,莲舟泊钓矶。

梵宇出三天,登临望八川。


开襟坐霄汉,挥手拂云烟。


函谷青山外,昆池落日边。

上方台殿第三层,朝壁红窗日气凝。


烟雾开时分远寺,山川晴处见崇陵。


沙湾漾水图新粉,绿野荒阡晕色缯。

叶下宫槐老,云飞洛浦秋。


复陪元礼棹,却望仲宣楼。


曲岸迷频转,遥山碎不流。

嬉游乘晓霁,登览犯秋寒。


不出埃尘外,安知在壤宽。


宫前断山碧,林表落霞丹。

高楼南望一伤神,霭霭东风万里春。


地阔山川围白日,天低观阙近浮云。


惊心鸟语知时好,照眼花枝着意新。

昔岁登临未衰飒,不知何事爱伤情。


今来揽镜翻堪喜,乱后霜须长几茎。

寺楼闲纵望,不觉到斜晖。


故国在何处,多年未得归。


寒江平楚外,细雨一鸿飞。

乘兴登虚阁,披襟一望间。


圣朝新日月,亡国旧江山。


柱隔晴虹断,檐喧夕鸟还。

眼中楼观见应稀,铁凤栖檐势欲飞。


天半宝花飘阁道,月中桂子落僧衣。


高擎玉露仙人掌,上碍银河织女机。

昔时瓦官阁,高与天峥嵘。
业火一烧尽,不能烧却万古名。


莲花比丘苦缘薄,倾钵诛茅覆檐角。

驻马酆原下,天晴眺寺楼。


池阳城对出,清峪水中流。


贳酒乘春兴,听歌散暮愁。

境寂不生尘,僧多是北人。


乐随天女仗,花绕梵王轮。


□室炉熏聚,清泉茗味新。

今度慈仁寺阁游,翠烟冬日抱重楼。


冥冥绣栱盘空界,袅袅丹梯接帝州。


立傍星辰天北极,坐看云雾海东流。

怅忆青莲宇,今朝黄菊开。


遥知远公笑,不见白衣来。


窈窕人天阁,峥嵘日月回。

岧峣飞阁耸晴空,此过层梯第几重。


四野风烟笼胜地,半天金碧护真容。


浮图逼槛抽双笋,埤堄排云矗万峰。

忽忽劳生岁月催,时偷高迹出浮埃。


风沾草树红朝动,春入川源绿夜回。


欲出壮怀临八极,可无樽酒到高台。

青窗朱户半天开,极目凝神望几回。


晋国颓墉生草树,皇家瑞气在楼台。


千条水入黄河去,万点山从紫塞来。

百丈化城楼,君登最上头。


九霄回栈路,八到视并州。


烟火遗尧庶,山河启圣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