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楼台耸碧岑,一径入湖心。


不雨山长润,无云水自阴。


断桥荒藓涩,空院落花深。

一宿金山寺,超然离世群。


僧归夜船月,龙出晓堂云。


树色中流见,钟声两岸闻。

寺古名传唐相诗,三伏奔迸予何之。


云山相照翠会合,殿阁对走凉参差。


清泉绝无一尘染,长松自是拔俗姿。

孤峰涌沧江,突兀台殿积。


惊波四面起,日夜走霹雳。


阴壑滀风云,阳厓产金碧。

寺里山因花得名,繁英不见草纵横。


栽培剪伐须勤力,花易凋零草易生。

神林兴尽谋早归,草间露裛行径微。


忽思灵山去不远,马首欲东还向西。


垂鞭纵辔寻山足,洛水逶迤过数曲。

去寺犹一里,隔林闻水声。


安知客乘兴,山下远相迎。

香刹冠嵯峨,松门络薜萝。


风清尘不到,岸阔鸟难过。


欲雨江声怒,新晴海气多。

夜宿翠微半,高楼闻暗泉。


渔舟带远火,山磬发孤烟。


衣拂云松外,门清河汉边。

淮流赴海何时穷,我生飘泊西复东。


山中老僧旧相识,惊我非复当时容。


三年历遍百忧患,迁就汲汲如飞鸿。

地枕层岑面势斜,蔽亏原隰在烟霞。


璇题炫目三休阁,宝树沿云四照花。


结社高风思惠远,忘言真理寄毗邪。

飞轩凭望俯丹梯,星雨囊风暝夕曦。


翠阜天遥云待簇,绀园花老树低枝。


巾车预畏烟畴迥,蜡屐先忧磴道危。

碧山千叠隐招提,净刹岧亭拂彩蜺。


月涧溜琴喧菌阁,雨天云叶晦璇题。


寒销炉篆螟风细,密亚岩烟凤竹低。

独客无清伴,高僧住别村。


空山卓锡影,断石系舟痕。


风细松生籁,沙虚竹走根。

吴楚风烟画里看,中流树色拥禅关。


一星化石江成陆,双塔摩空寺裹山。


衲寄云林清海怪,泉移蛟窟照僧闲。

山裹中流小梵林,宝莲鳌背翠沈沈。


半空但觉烟岚合,三面不知风浪深。


仙井浴丹开晓日,海门浮玉澹秋阴。

松风已可哀,萝月复飞来。


如何当此夜,万里独登台。

吟入惠山山下寺,古泉闲挹味何嘉。


好抛此日陶潜米,学煮当年陆羽茶。


犹负片心眠水石,略开尘眼识烟霞。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

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
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
枫桥西望碧山微,寺对寒江独掩扉。


船里钟催行客起,塔中灯照远僧归。


渔村寂寂孤烟近,官路萧萧众叶稀。

栗叶翻翻满寺秋,出门风雨未全收。


自惭骑马非闲客,可是山僧不解留。

山水连村不见村,冥冥细雨湿黄昏。


秋山咫尺无人到,须信闲人不用门。

昨日南山今北山,山南山北几时还。

世人只道僧闲好,未必僧闲似我闲。

鹅鸭相呼初出田,昏昏云日澹平川。


寒云数簇山南北,不见人家空见烟。

江云扶雨暖溶溶,来往东西只信风。


早晚晴阴浑不定,青山半在有无中。

山空水落见遥村,取次人家只隔云。


一阵西风雨中过,溪头笑语陇头闻。

老来漫有爱山心,酒少茶多却不禁。


一夜上方攲客枕,隔窗自伴冷猿吟。

别开小径入松关,半在云间半雨间。

红叶满庭人倚槛,一池寒水动秋山。

云山流水水中山,尽日青藜共往还。


更向僧房看图画,不知身在画图间。

江郡当秋景,期将道者同。


迹高怜竹寺,夜静赏莲宫。


古磬清霜下,寒山晓月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