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不见康郎山,屹立东湖中。
波涛撼蚀山脚塌,破庙枯木常烈风。


芒砀草昧赤帝出,挥剑遂使凡蛇空。

山途历四省,逾山踄百邦。
山从地分域,地因山别疆。


穿山繇山径,依山止山乡。

虞山、虞山,乃在洞庭姑熟之间。
遥遥东驰到海,截屼峍而嵯峨。


琴川浟浟以渟滀,扶摇清淑之气郁积成衷和,是生魁奇俊特之士何其多。

点苍山,十九峰,峰峰巧削玉芙蓉,炎天赤日雪不融。


峰顶涌出十九泉,一峰一泉相萦缠,流到峰前共一川。


雪花乱落绿波里,迭岛连洲镜中起,是为巨海名西洱。

君不见嵩高之山,高高出天半。
万古扶舆结葱旧,孤标突兀回日星,秀出苍茫界河汉。


恍疑帝遣夸娥负中岳,掷向东南镇磅礴。

祁山之西当太白,战士弯弓抱明月。
散烧烟火夜宿兵,遥见狼头一星灭。


明朝探骑前来报,为言敌死秦川道。

女娲补天弃残石,掷落南荒填薮泽。
仙家洒露种云根,抽笋成林插天碧。


望之冠冕如伟人,执圭鸣玉万仞身。

吴会诸峰何巑岏,湖水平吞震泽宽。


山光湖色摇倒影,青螺颗颗浮银盘。


余占花洲称傲吏,六年啸咏湖山里。

夏山高,山高入云杳莫攀,乃在东海之畔、金华之间。


攒峰抱壑飞瀑白,古木碍日垂萝斑。
张侯昔未遇,结茅连翠微。

东临具区水,西见峨眉青。
谁将阳羡山,倒景浮重溟。


此山上应须女星,雕琢云雾开仙庭。

吾闻会亭之山高插天,上有千章森郁之乔林,下有百顷云雾之芝田。


伊谁筑室青山前,云是周氏有子孝且贤。
十年乱定还乡土,奉母安居仍守墓。

珊瑚洲接沉香浦,乘潮直溯禅山坞。


禅山六市日繁华,户排文锦家玛瑙。


桑麻万井散鸡豚,竹苞箭茂相参伍。

君不见问政山,错出黄山白岳间。
昔日仙人留隐迹,至今白云苍树犹仙关。


上有千尺之松花作饭,下有五色之芝英可餐。

我昔典司群玉峰,中有一峰如此雄。


层圭累璧以亿计,垂棘悬黎知几重。


瑶墀日上光煜爚,琪树风过声冬珑。

大字峥嵘如石柱,小字参差似钗股。


醉中写出矾山歌,梦中飞入矾山路。


恍然身在家林间,壶公八柱横当前。

南斗日夜敲太白,化为五老八万尺。


并跨古螭下九江,猛风吹作倚天壁。


手悬石镜照天门,日月东西乱相射。

羌独处兮无与,君惠顾兮为侣。
佩珊瑚兮脱赠,衣飘飘兮霞举。


君胡为兮空山,捐富贵兮早还。

君处世兮清穆,忽捐佩兮何促。
风尘灏洞兮不可以久游,返予驾兮初服。


既不理兮多口,复无意兮横目。

江帆江鸟晚争回,溪月溪烟处处催。


闻道蓬莱又清浅,归心那得夜潮来。

客帆山寺两依依,闻道飞来便欲飞。


若使客帆同此寺,不烦一宿也能归。

中宿山头一望乡,猿声今夕更沾裳。


近来潮水全无信,借问郎心有底忙。

昔宫左辖湖湘去,彭蠡风高帆不住。


回头空恋石钟山,白鸥飞断述烟树。


朅来又擢大江西,石钟山上几栖迟。

月中看山不辨色,雪中看山不辨影。
阑前九叠锦屏张,一时幻作虚无境。


苍茫颢气万里通,轻琼冷絮飘鸿蒙。

九峰名九子,幻作九莲花。
去天不知尺有几,晴空片片飞丹霞。


南宫才子江东客,笔带九华峰顶色。

昨朝飞雪满大荒,登楼四顾天茫茫。


今朝登楼禁不得,吾与青山头并白。


筠床呼酒皛宇开,瑶华积作中天台。

解帆落星渚,正对五老峰。
五老呼不起,鲐背云溶溶。


白云无心自舒卷,云端秀出青芙蓉。

世上好山如好人,睨傲不肯来相亲。
是何峰峦落几案,数寸气象排苍旻。


我闻好山芙蓉三十六,从有鸿蒙露岩谷。

行人朝行峄山下,山色凌寒翠堪把。


秀峰斗绝倚穹霄,复岭蜿蜒走平野。


路傍岩石亦崄巇,上似熊罴下牛马。

君门如天深九重,君王如帝坐法宫。


人生难处是安稳,何为来此骊山中。


复道连云接金阙,楼观隐隐横翠红。

自公习隐华山园,公既未相清乾坤。


三光回明五秀閟,储灵肆启忠孝门。


昔在至元侍潜藩,出佐刺史窥江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