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滁南幽谷抱千峰,高下山花远近红。


当日辛勤皆手植,而今开落任春风。


主人不觉悲华发,野老犹能说醉翁。

闻道西亭偶独登,怅然怀我未忘情。


新花自向游人笑,啼鸟犹为旧日声。


因拂醉题诗句在,应怜手种树阴成。

浅深红日宜相间,先后仍须次第栽。


我欲四时携酒去,莫教一日不花开。

一径入蒙密,已闻流水声。


行穿翠筱尽,忽见青山横。


山势抱幽谷,谷泉含石泓。

经年种花满幽谷,花开不暇把一卮。


人生此事尚难必,况欲功名书鼎彝。


深红浅紫看虽好,颜色不柰东风吹。

踏石弄泉流,寻源入幽谷。


泉傍野人家,四面深篁竹。


溉稻满春畴,鸣渠绕茅屋。

洗出峰峦看腊雪,栽成花木趁新年。


史君功行今将满,谁肯同来作地仙。

云翳翳兮谷之幽,天将雨我兮田者之稠。


有绳于防兮有畚于沟,我公不出兮谁省吾忧。
日晖晖兮山之下,岁则熟兮收者舞。

春水冰欲开,傍岸已微释。


鱼寒未动鳞,兽渡时有迹。


篙师畏割舟,敲拉碎圭璧。

芦洲一点明,知有渔人泊。


江溟杳不分,谁方在高阁。


是时孤雁去,应认光中落。

不为潭上英,不助篱边醉。


独占兰杞邻,原头自荣悴。


陶令与太凿,逢人岂无意。

天外一尺峰,国中千仞岳。


重云不掩蔽,万里见头角。


世人看远碧,谁识产美璞。

崖竹出石壁,根瘦悬青蛇。


磔髯露老节,斫骨点寒花。


少年莫剪去,骑杀白鼻騧。

烟昏青栎道,风急隔溪钟。


征马未及息,猛虎前有踪。


寻声欲投宿,僮仆畏所逢。

潇湘归去人,正值江南春。


始愿逢拾羽,今乃见采蘋。


寄语柳使君,莫恨日已曛。

翠耸寒溪上,半隐寒松下。


水鸟立棱角,渊鱼游穴罅。


寻常置庭槛,琐细不知价。

古木少直枝,其下多曲影。


岂不爱高阴,奈此性所秉。


千重叶荟翳,谁愿憩日永。

幽谷有飞泉,入溪知几里。


跳珠溅木叶,激雨霏岩趾。


但无箕颍人,曾不吝洗耳。

□□□□□□家,中有流泉一道斜。


列壑攒峰□□窕,茂林修竹翠交加。


雨侵怪石苔生晕,水满平田稻放花。

□□漳滨几晦明,起扶藜杖试闲行。


清泉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可惊。


万壑松声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□□。

幼卿初凿琅琊溪,忆当大历六年时。


欧阳今疏幽谷泉,复在庆历之六年。


两公相望几百载,中间游客常比肩。

江南多名山,少有琅琊比。


琅琊盛泉石,晚得幽谷美。


将非造物者,留以待君子。

深居忽忽春空过,积雨潇潇夏欲交。


近砌梧桐新有荫,衔泥燕子总成巢。


此邦卑湿酒长醉,随事文章亦解嘲。

早闻幽谷未曾窥,翠壁清泉入梦思。


到眼惜无名手画,醒心欣得醉翁诗。


种花旧比甘棠树,刻石今成岘首碑。

素手何亭亭,新妆俨明玉。


谁怜绝代姿,岁暮倚空谷。

清晨策蹇驴,正见梅花发。


独往灞陵桥,千峰乱飞雪。

凌晨出东篱,采菊动盈手。


悠然南山色,落我杯中酒。

手持长生瓢,随意坐林薄。


凉风吹古藤,时复数花落。

闭户动经旬,长斋度晨夕。


不知园中草,苍翠已盈尺。

尺素随桃花,传情报仙媛。


为扫石床霞,殷勤待刘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