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鼓声晨紞紞,角声莫呜呜。


作官了何事,空叹岁月徂。


送兵稍稍集,秣马脂吾车。

贫贱相知若吾友,取端于此能更求。


德性委蛇结绿佩,文章璨烂珊瑚钩。


与君千里共明月,思子一日如三秋。

石楼云卧对江城,城角吟霜永夜清。


料得南枝正愁绝,不堪闻此断肠声。

方舟越大江,凌风下飞阁。


仙子去不还,苍屏倚寥廓。

川流汇南奔,山豁类天辟。

层甍丽西崖,朝旦群峰碧。

岐路方南北,师门数仞高。


一言资善诱,十载笑徒劳。


斩板今来此,怀经痛所遭。

闻道无馀事,穷居不计年。


箪瓢浑谩与,风月自悠然。


洒落濂溪句,从容洛社篇。

河洛传心后,毫厘复易差。


淫辞方眩俗,夫子独名家。


本本初无二,存存自不邪。

仓部当今第一流,艰难有诏起分忧。


城危如卵支群盗,胆大于身蔽上游。


应是孔明亲治事,岂无子美可参谋。

和扁过门千百辈,邓先神妙七闽推。


非关玉枕方犹閟,自是金篦刮已迟。


天下岂无书未见,世间唯有老难医。

问讯南溪水,韩张泛几回。


侍郎何处在,司业有孙来。

吾评此记前无古,历历溪山在目中。


潦后数椽谁朴斫,云间千尺忽青红。


比滁亭笔尤高简,与洛桥碑角长雄。

筋力都非少壮时,不烦揽镜觉吾衰。


展禽出仕曾三已,表圣归休有四宜。


饱阅交情悲世道,差强人意赖君诗。

自说镡津上,辛勤葺数楹。


一家侨寄活,只手拮据成。


俗薄诗人厄,州贫太守清。

诏免延英对,轻装见吏民。


极知忙救旱,岂是急颁春。


邑为搜空坏,州因献羡贫。

行人遥指郑公石,沙白松青夕照边。


极目神州馀子尽,袈裟和泪伏碑前。

西风处士,例一枝团月,咸平印印。
千古诗宗传不绝,至竟被渠道尽。
雪返香魂,霜吹晓怨,肯受东君聘。

拟将威斗却居延,捧罢珠盘事渺然!


龙斗几人开贝阙,鹤归何处问芝田!


引弓候月争相贺,挂剑寒云转自怜。


想到赤符重耀日,九原还起听钧天。

自从闽峤至延平,试问归涂第几程。


人向烟岚深处出,鸟依云树密边鸣。


润沾破屐春泥滑,寒入征衫晓雨晴。

干将未发埋酆城,光气上腾干列星。
张雷博识各有得,神物终合归延平。


没人下视不可取,天矫已作虬龙形。

龙津孤月下城初,荒洞长风拂袖馀。


闽海去时逢荔子,楚江归日到鲈鱼。


浮荣屣脱二千石,旧业珍藏六一书。

我师文靖公,一传子朱子。


佩服中庸书,静中识根柢。


秋月湛冰壶,莹彻无瑕滓。

乱世读书少,前人教子难。


青灯长合席,红日趱归鞍。


梅自知春近,松应耐岁寒。

远携兵印镇南州,山水青青马上游。


玉帐醉看华顶溜,雕弓闲挂剑潭秋。


双溪树底泉声合,九曲花边瘴雨收。

文笔山深隔翠微,清晖迢递映书闱。


门临绝涧逢人少,帘卷孤峰见雁飞。


四壁泉声喧午梦,半檐藤影落秋衣。

西北有高山,东南有大海。


生我延平民,居中百千载。


远在天南头,去圣人万里。

名家千里驹,富学五车书。


柱史文无害,弦歌智有馀。


素风存翰墨,阴德在门闾。

寡欲求易给,纵心居常安。


一为淮阳卧,及再芳岁单。


处事非事事,居官岂官官。

陜郊古云重,雄胜地所该。


群山左右顾,大河西北来。


府署凭中高,一日万景开。

双溪会一流,新搆横鲜赭。


浮居紫霄端,卧影澄川下。


峡深风力豪,石峭湍声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