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未洗染尘缨,归来芳草平。


一条藤径绿,万点雪峰晴。


地冷叶先尽,谷寒云不行。

陋巷乘篮入,朱门挂印回。


腰间抛组绶,缨上拂尘埃。


屈曲闲池沼,无非手自开。

一从征战后,故社几人归。


薄宦离山久,高谈与世稀。


夕阳当板槛,春日入柴扉。

屈贾江山思不休,霜飞翠葆忽惊秋。


吟抛楚畹兰苕老,归有淮山桂树留。


聒耳春池蛙两部,比封秋坞橘千头。

握珠不返泉,匣玉不归山。
明皇重士亦如此,忽怪褚生何得还。


方称羽猎赋,未拜兰台职。

结发事疆场,全生俱到乡。


连云防铁岭,同日破渔阳。


牧马胡天晚,移军碛路长。

静思归旧隐,日出半山晴。


醉榻云笼润,吟窗瀑泻清。


闲方为达士,忙只是劳生。

海上去应远,蛮家云岛孤。


竹船来桂浦,山市卖鱼须。


入国自献宝,逢人多赠珠。

拟归云壑去,聊寄宦名中。


俸禄资生事,文章实国风。


听潮回楚浪,看月照隋宫。

相庭留不得,江野有苔矶。


两浙寻山遍,孤舟载鹤归。


世间书读尽,云外客来稀。

旧岩终副却归期,岩下有人应识师。


目睹婴孩成老叟,手栽松柏有枯枝。


前山低校无多地,东海浅于初去时。

昔年山下结茅茨,村落重来野径移。


樵客相逢悲往事,林僧闲坐问归期。


异藤遍树无空处,幽草缘溪少歇时。

旧隐终牵梦,春残结束归。


溪山无伴过,风雨有花飞。


片石留题字,孤潭照浣衣。

旧峰前昨下来时,白石丛丛间紫薇。


章句不堪歌有道,溪山只合退无机。


云含暧态晴犹在,鹤养闲神昼不飞。

名利路万辙,我来意如何。


红尘三尺深,中有是非波。


波翻几潜没,来者犹更过。

工为楚辞赋,更着鲁衣冠。
岁俭山田薄,秋深晨服寒。
武人荣燕颔,志士恋渔竿。
班藤为杖草为衣,万壑千峰独自归。
纵令相忆谁相报,桂树岩边人信稀。
云水千重绕洞门,独归何处是桃源?
仙方不用随身去,留与人间老子孙。
浮杯心与海鸥亲,驻锡王城忽过春。
麟殿九旬谈妙法,曹溪一滴渡迷津。
狂翻竹箭波随棹,侧布黄金地绝尘。
择木无利刃,羡鱼无巧纶。
如何不量力,自取中路贫。
前者不厌耕,一日不离亲。
相共游梁今独还,异乡摇落忆空山。
信陵死后无公子,徒向夷门学抱关。
年年明月总相似,大抵人情自不同。
今夜故山依旧见,班家扇样碧峰东。
自言归去后,只在故山边。
纱帽临溪盥,铜瓶傍水禅。
昼闲松塔雨,春尽草堂烟。
数间茅屋残山外,片石崚嶒树影交。
给假两旬秋易尽,相寻一舍地非遥。
盆栽怪木缘能画,池养嘉鱼不入庖。
山云蝉满树,欲住更何安。
上国回将晚,孤峰别自难。
碛遥鸿未到,江近夜先寒。
薄暮客西归,舟行载夕晖。
乱蝉悲露切,宿鸟渡烟微。
秋水逾明镜,残霞似画衣。
前年姚令下阳羡,老夫为赋铜官山。
飘飘道人今复往,有如孤云谁可攀。
三尺古琴膝上弹,一杯龙水刀无环。
谈空与破邪,献寿复荣家。
白日得何偈,青天落几花。
传灯皆有分,化俗独无涯。
过我东还鉴水湄,傥逢亲友话襟期。
书钳纸尾丞真负,易在床头叔自痴。
破廨数间将整整,践更三载且迟迟。
休官镇浮俗,眉寿冠同年。
恬养八十岁,苦吟三百篇。
乘秋迓杖屦,终日隐林泉。